第一份工作:过半受访者更看重薪酬待遇和行业前景
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通常会在第一份工作中,完成从学生向职场人的转变。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未来的职业轨迹。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53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薪酬待遇好(55.4%)和行业有前景(53.0%),是受访者选择第一份工作时普遍看重的。66.0%受访者认为应该通过第一份工作收获职场处事经验。
受访者中,应届毕业生占30.3%,工作1年以下的占12.9%,工作1-3年的占23.5%,工作4-5年的占16.9%,工作6年以上的占16.4%。
薪酬待遇和行业前景是选择第一份工作时更被看重的方面
王志保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现在他在北京某公司从事数据分析工作。王志保觉得,走出校门后的第一份工作还算符合预期。“不太一致的地方在于,我当初想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而现在的工作对业务的需求更强。在实际工作中我也发现,纯技术的岗位要求比较高,我不是学计算机的,如果做技术要学的东西太多,往业务上转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程宏彬(化名)学习的是服装设计,毕业他后入职了某世界500强服装企业。对于这份工作,他觉得无论是收入还是新人培养计划,都挺满意的。“我是以储备生的身份进入企业的。公司对新人有两年半的培养计划,第一年在所有部门轮岗学习,后一年半到自己的岗位工作学习。从一件成衣的设计图到整个工艺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挺多的”。
调查中,51.1%的受访者觉得第一份工作符合自己的预期,31.7%的受访者觉得不符合,还有17.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
应用统计专业毕业的白淼丹,曾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从事数据分析工作。对于第一份工作,白淼丹觉得和预期不太一样,“我以为会用到很多统计模型,但工作后发现都用不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实际工作中的数据,不像我们在学校里用到的那样规整,而且在规模比较大的公司,每个人负责的工作相对比较单一和固定”。
在选择这份工作时,白淼丹更看重互联网的行业背景。她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学到更为前沿的知识,工作氛围也相对轻松,“另外也看重薪资待遇,互联网行业的薪资待遇相对比较高”。
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受访者更看重薪酬待遇好(55.4%)和行业有前景(53.0%),其他还有:专业对口(49.6%)、职位有发展空间(48.8%)、工作有稳定性(35.0%)、符合兴趣爱好(29.2%)和团队氛围融洽(22.4%)等。
相对来说,在自己喜欢的城市(19.2%)、解决落户问题(18.3%)、企业知名度(17.5%)和工作有无加班(13.1%)等方面获选率不高,仅5.8%的受访者认为有份工作就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2021届毕业班辅导员刘思航认为,应届生在找工作时,应该避免盲从和随大流,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能力,防止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根据实际寻找合适的岗位,多实地考察,不要以工资为唯一导向”。
66.0%受访者认为应该通过第一份工作收获职场处事经验
“选择互联网行业时,是想着趁年轻多学一些东西。但工作后发现压力大,没有自己的时间,就换了行业,现在在银行上班。”虽然转换了行业赛道,但白淼丹很认可第一份工作带给自己的帮助。“收获最大的是可迁移的职场技能以及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技巧”。
白淼丹说,在第一份工作中,她养成了做工作日记的习惯,这样便于清楚地掌握每天的工作内容,以后复盘或查阅之前的工作资料时,也有迹可循。“所有的工作都要留档,方便事后查找。比如工作文件的命名、分类、归纳方法,都对我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工作中需要对每件事情有评估,而不是根据喜好去做。”王志保觉得自己在第一份工作中,学会了适应职场,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蜕变。“把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地结合实际运用起来。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也会注意收敛自己的脾气,做事情更加有耐心”。
对于应该通过第一份工作获得的内容,66.0%的受访者选择了职场的处事经验,58.3%的受访者选择了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55.3%的受访者选择了行业的专项技能。其他方面还有:可观的薪资收入(39.5%)、可迁移的职场通用技能(34.6%)、丰富的人脉资源(34.3%)和志同道合的朋友(25.5%)等。
“一是多看,二是多问。”白淼丹觉得在第一份工作中,要多去看身边同事是怎么工作、怎样沟通汇报的,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技巧。“多问不是说什么都要问,更不是遇到不懂的就问,要自己先琢磨、先举一反三,再去问同事、领导,验证你的想法,这样业务能力提高得比较快”。
怎样才能从第一份工作中收获更多?调查中,75.6%的受访者建议积极融入团队,虚心学习;64.6%的受访者建议多接触新鲜事物,不断进步;60.3%的受访者建议不怕犯错,勇于尝试。其他还有:订立目标,发挥自我驱动力(56.5%),勇挑重担,积累经验(39.7%)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实习生 姚奕鹏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