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乘新时代东风 建电力职教对外开放高地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1-09-13  阅读:次   |
42.9K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学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上,创新“聚焦立德树人,学习国际先进,坚持中国特色,产业教育协同,文化技能同步”国际化发展理念,借助“电力行业中澳合作办学平台”和“‘一带一路’电力丝路学院联盟”,通过“引进、创新、输出”三步走,探索出了一条电力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之路。学校先后与美国荷晶大学、韩国仁荷大学、韩国江陵原州国立大学、尼泊尔加德满都理工学院、德国北黑森应用科技大学、泰国素叻他尼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国外院校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友好关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校的中外人文交流,使学校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高标推进“四协同”,创新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引领

  紧跟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从办学理念、目标定位、体系构建和机制体制等4个维度协同推进,全面提升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水平。

  ——在办学理念上精准创新。树立“聚焦立德树人,学习国际先进,坚持中国特色,产业教育协同,文化技能同步”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基于电力行业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电力人才的需求,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经过吸收创新,形成高水平“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和标准,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走出去”中国企业。

  ——在目标培养上科学定位。确定国际化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一是确定服务国际产能合作人才需求,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行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发展定位;二是确定“熟悉中国文化、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电力标准、具备国际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在培养体系上科学完善。构建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管理体系“五位一体”的电力职业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平台型”的管理体系,实现对教学、教材、师资等资源的共享和规范管理,在质量保证体系的机制下,实现“五位一体”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良性运转。

  ——在体制机制上系统构建。创新电力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的体制机制,一是形成了“引进来”“走出去”两平台国际化办学体制。以“电力行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为“引进来”平台体制,下设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组、教师培训组、课程资源开发组、教学评价组和校企合作组等管理部门协调引进国际化事务;以“‘一带一路’电力丝路学院联盟”为“走出去”平台体制,下设全体理事会、理事长会、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等议事管理机构。二是构建了“四共一协同”的运行机制。平台共同建设、资源共同开发、教法共同实施、竞赛共同检验,校企协同出海。形成“3中+3外”(“中国政府部门、企业、职业院校”+“外方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协同,以人才供需为纽带,以专业建设和员工培训为支点,资源互补、政策共享、协同发展的海外办学机制。

  精准发力“三步走”,打造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驱动支撑

  学校联合办学分为“引进、创新、输出”3个阶段,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蝶变。

  第一步:引进——学习国际先进,创新发展驱动

  2006年,学校利用“中澳合作办学”合作平台开始中澳合作办学的招生,当年共招生635人。项目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中外双方管理委员会会议,协商合作办学中的重大问题,各协作组定期开展活动,落实管委会决策。项目实施期间,编写了5部中澳合作教材,举行了16场教师讲课比赛和学生技能比赛等平台活动。2011年,根据电力行业发展需要,学校引进了TAFE体系的“可再生能源”专业项目,为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第二步:创新——突出中国特色,开发国际标准

  2018年,根据“平台型、分步走”电力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思路,在多年合作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主导,开始实施“中国特色、国际范式”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为目标,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两个专业为试点(机电一体化专业同步跟进),开发了国际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厂热能动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三步:输出——服务对外开放,打造中国品牌

  2019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合作,在尼泊尔建立“中尼电力丝路学院”,首期开设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供用电技术”两个专业,当年招生87名尼泊尔本土学生,是“输出”实践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2021年,基于“根据发展需要构建合作平台”的思路,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联合11家国内电力院校、5家境外院校、5家“走出去”企业,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丝路学院联盟”,成功完成了“输出平台”的实践。

  赋能增效“三提升”,注入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动能

  经过18年的实践创新,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完成了从“学习规则”到“制定规则”的转变,形成一批电力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

  1.提升资源创新力

  引进了澳大利亚TAFE教学体系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会计”4个专业的标准和资源,并进行本土化开发。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理实一体化教学,知识学习以够用为度。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构建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只重课堂不重课后、只重期末考核不重平时考核的管理模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效率得到较大提升。构建了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项目实施注重动态管理、过程监控,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详细记录课堂教学内容、资源利用、学生出勤及学习情况等。

  自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实施以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培养毕业生3784名,平均就业率为94.43%,其中1459人在国家电网、18人在南方电网、238人在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167人在国家电力投资集团、54人在中国电建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就业。学生在合作平台举办的英语和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了优秀成绩。

  2.提升国际发展力

  探索了以行业为背景的“平台型”国际化发展模式,在引进与输出两个阶段均发挥了平台作用,为具有相同行业背景的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行业平台型”模式。学校在合作办学平台上共培养了63名具有国际教学能力的教师,其中39人获得TAE教师资格证书。基于OBE(结果导向的教育)理论,开发了两个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向伊朗阿拉梅大学外派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境外教学。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电力职业教育“输出”活动。如为河南电力建设公司培训了70余名境外项目的管理和专业人员,为泰国开展了新能源与电力系统专业师资培训。

  3.提升品牌影响力

  学校多次在国家和省级经验交流会议上作典型案例交流。国际化办学经验在第二届中澳职业教育论坛会议、北京跨国教育质量研讨会、中国电力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经验交流会、中国电力职业教育协会校企合作大会上作主旨发言和经验交流。国际化办学事迹和办学经验被《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一带一路’电力丝路学院联盟”成立的消息被中国职业教育网、河南日报网等媒体报道。

  方向引领未来,使命召唤担当。乘着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东风,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将继续在互学互鉴互通中共同展望,在共商共建共赢中合作共享,以“两平台”“三步走”为战略构成的电力职教对外开放格局,必将在深化对外合作交流中绽放出绚丽的电力之光。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杨建华)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