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 艺术课程融入社区美育建设实践
三峡大学组建于2000年,是湖北省和国家水利部门共建高校、“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一所办学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开放办学。近年来,学校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力促将艺术课程这一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社区,尝试以美育提高社区居民的人文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社区美育是现代美育的重要类型之一,起源于西方,于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开始兴起,社区美育的主旨是让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艺术活动从而获得自我认同感,共同维护具有文化传承和创意的社区环境。
美化社区公共空间环境
社区公共空间是社区形象的直接展现,将艺术课程相关内容融入社区公共空间形象,可让居民在具体、直观和易于接受的形式下感受美,提高审美品位、培养审美力。2017年10月,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到艾家村社区开展“喜迎党的十九大文艺送到家”活动,教师将书法和绘画作品赠送给村委会,用于环境美化和建设社区文化,并与居民们现场交流书画创作,为老人书写福字和吉祥对联,让居民沉浸在艺术环境中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以形象教育和喜闻乐见的方式鼓励群众美化社区文化环境,使居民获得审美实践,从而开发居民的智力和技能,帮助社区居民获得积极向上的意趣。
建立社区审美互动关系
高校艺术课程融入社区美育实践,可以积极发掘社区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并提供辅助服务。2019年秋季,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学生“线条与色彩”主题作品展在伍家岗书城开幕,志愿者在展览现场向市民讲解创作背景及理念,同时也为周边的社区居民普及艺术基础知识,获得了好评。由此,艺术学院与新华书店宜昌分公司达成了长期加强展览、文创设计等合作共识,并继续以教学研究项目为抓手,深入社区开展美育实践和服务活动,以美育滋养群众的精神生活,激励社区居民学习艺术,激发其对美的追求和渴望,从而逐渐提高社区美育质量。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形成积极乐观、文明健康的社区居民协作氛围,从而形成社区凝聚力。
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内容
艺术课程与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是社区群众开展业余文化的天然交流平台,文化艺术中的文学、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与书法、设计等门类都可以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并为社区文化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2020年春季开学初,在严峻的抗疫形势下,三峡大学以灵活的授课模式展开线上教学。艺术学院“素描”课程,要求学生观察并描绘身边社区的抗疫见闻,并记录创作灵感与思路,课后,许多优秀作品在多个平台和社区展出,引发了社会共鸣,获得了热烈反响。“素描”课程既实现了“课程思政”要求,亦是美育在社区实践的实时推动。见微知著,艺术课程融入社区美育能够以易懂的方式引发居民们的情感共鸣,让群众在社区美育的普及与实践中深化对文化生活的理解,使社会美育的实现更加便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三峡大学据此开始探索艺术设计课程的融入方向。2021年5月,学校在穿心店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以主题党课为契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税法宣传“三个融合”活动。在此期间,艺术学院师生结合穿心店村的环境与人文特色,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目标,完成艺术振兴乡村设计作品两项,作品既有助于社区群众从细微处关照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也有助于群众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自信和精神力量。
美育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艺术课程是美育实现的主要途径,是以发展审美能力为目标的美育任务,是在社区中具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美育实践,是社会情感教育、人格素质教育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基本载体。通过艺术课程的融入,将源于生活的美好事物回馈社区基层群众,能够更加激励社区居民的艺术学习,从而使艺术课程互动和居民社群等日益活跃,提高美育实践的频次,提升美育活动的质量,进而促进艺术课程在社区美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徐征)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