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本务实创特色 转型发展争一流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1-10-11  阅读:次   |
42.9K

  2021年7月,北京大龙建设集团成都分公司成立揭牌仪式暨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设置座谈会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举行,这是学校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的又一生动实践。近年来,学校先后与长虹集团、三星堆博物馆、北京5DS智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澳门动漫玩具商会等近200家单位合作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筑牢了学校产教融合的坚实根基,驱动了学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高速发展。

  作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的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秉承“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她燃烧”的办学精神,恪守“立本、务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启迪学生智慧,培养时代需求人才”的办学理念,锚定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培养了一届又一届应用型艺术人才。

  精谋细划夯基础

  构筑应用型人才培育“新高地”

  创办于2001年的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是一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有成都彭州、绵阳涪城、绵阳梓潼、绵阳盐亭4个校区,教学场地充足、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资料丰富、教学环境优美,是2万余名学子成长成才的沃土。学校主校区地处唐代大诗人李白诞生地、中国科技城——绵阳,背依南湖公园,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园林式学校。

  怎样才能建设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一流高校?怎样才能勇做新时代高校转型发展改革的排头兵?学校董事长龚珍旭铿锵作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导向,构筑应用型高素质艺术人才培育的沃土。”

  善谋者,方行远。学校从人才规格、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项目推进等方面全方位为应用型人才成长夯基垒台、培根固土。

  学校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开设42个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涵盖艺术学、历史学、文学、管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现有四川省民办高校特色专业1个、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专业2个、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个、四川省第二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荐专业2个,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龚珍旭董事长从建校之初就矢志不移地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构建了引进、培训、培养三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优化学科、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在全方位人才引培机制的驱动下,学院一流教师竞相涌现,已经形成一支来源广泛、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老中青合理搭配、“双师型”教师和企事业导师达到较大比例的教师团队。这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已成为学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及高质量发展的持久推动力。

  精描细绘强定位

  锁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方向”

  作为智力和人才的重要聚集地,高校如何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好重要角色?怎样发挥自身育人优势,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彰显使命与担当?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要求学校的教学必须面向所有学生,这是高校适应地方经济需求的必然。”在学校办学发展专题研讨会上,龚珍旭校长的一席话让全院教职工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抓住高等教育改革战略机遇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培养应用型人才,让全体学生均衡发展”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

  定位决定站位,思路决定出路。定位精准的顶层设计、接踵而至的精细化改革让学校的育人事业步入了快车道。

  坚持立德树人,推行“六个结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学校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一是立德树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日常教育与主题教育、文明教育与文化教育协同并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二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与立德树人队伍建设结合,健全了党委会、董事会、校委会联合工作机制,组建了一支以忠诚引领立德树人、以担当推进立德树人的育人队伍。三是思想政治课的“领舞”与课程思政的“共舞”结合,构建了“课内专题式理论教学+课外在线交互式学习+校内外融入式实践教学”的思政教育体系,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频共振。四是课堂育人与课外社团、寝室文化、各种大赛、劳动教育结合,社团活动、寝室文化建设、各级各类比赛、劳动教育活动齐头并进,构建了完善的行为养成教育体系。五是校内养成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多元化学习结合,将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好习惯养成教育、寒暑假养成教育融入“第二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无缝对接,协同育人。六是思想品德教育与艺术素养教育结合,采用“学习+活动+实训+创新”的方式,通过王蒙文学艺术馆展览、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两弹一星”精神体验、航天精神教育等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促进全面发展,构筑“五育并举”体系。学校坚持以“德为做人之根、智为发展之本、体为生存之基、美为快乐之源、劳为生存之技”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德育实施计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狠抓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将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美育实施计划”遵循美育特点,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体育实施计划”采用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体育品德、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协调发展;“劳动教育实施计划”聚焦学生劳动思想认识、态度精神和能力习惯,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重申劳动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和成才观。自“五育并举”体系实施以来,学生的政治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学校重引导,树形象,以高品质的教育教学成果激励教职员工。师生主编创演的话剧《国魂》成为中央党校“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2019年世界读书日主题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舞蹈《青苹时节》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艺术院校组作品铜奖;歌剧《原野》获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三等奖;诗画歌舞《风从羌山来》进行了全国巡演。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参加2009年德国柏林“亚太文化周”文艺演出,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从美丽的校园风景一跃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符号。

  精耕细作抓管理

  搭建应用型人才成长“立交桥”

  转型之路如何才能行稳致远?

  在“本科院校转型”大讨论、大研究的系列观点交流与思维碰撞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有了更为精准的定位——“能够把一般科学理论应用于各类实践活动的人才”,才是能够适应国家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是具有较宽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广的边缘交叉思维、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深的集成式或吸收消化后的再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特征的应用型人才。

  敢改革者破路领航。伴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的全方位改革,以系统改革的思维,通过开放式办学、分类培养与分段培养相结合、推行差异化教学,积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破解人才培养同质化难题。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压茬推进、势如破竹。

  学校深度推行分段培养和分层教学改革,大一、大二年级以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为主,大三、大四年级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通过必修课程和项目制课程实现阶段培养目标,通过实施“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分级教学和“大学体育”的俱乐部制教学,同时设立挖掘和培养学生特长的“名师工作室”(艺术家部落),实施分层培养,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不仅如此,学校还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开发潜能。以羌族音乐为基调、主唱原生态民歌的“辣妹子合唱团”是为大一到大四学生量身定制的学习型团队。自组建以来,“辣妹子合唱团”在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党在我心中”歌咏比赛中斩获一等奖,在第三届“黄河大合唱”的角逐中荣获二等奖。成功举办多届的“金峰奖”更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提升的大平台。“在这个活动的参与中,我的创作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学习技能得到了充分锻炼,综合素养得到了充分提升。感谢学校创造的新机会、搭建的新平台,这使我对自己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金峰奖”短片奖获得者于伟深有感触。

  学校着眼于让每名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成功转化。丰富多彩的校园展演、作品设计展示、一年一届的艺术节……都是学生能力提升和展示的大舞台。一年一度的毕业生作品展更成了毕业生实践能力展示的盛会。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大,毕业展示会也由校内走向校外,在校外举办的毕业生作品展吸引了成千上万市民的关注,成了不少企事业单位争抢优秀艺术人才的精彩时机。

  精雕细刻建体系

  打造复合应用型人才“孵化器”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大学的责任与使命,也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此,龚珍旭董事长早已深思熟虑:“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就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只有如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才能具有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思之深,则行之远。”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新时代培育“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重要抓手,全力构建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新格局。

  学校紧紧围绕项目化教学“一条主线”,采用了激励机制和学分制运行保障机制“两大机制”,搭建了社会服务平台、专业竞赛平台、校企合作平台“三大平台”,体现了专业小类、学科大类、跨学科的融合及教学实践与企业需求、行业需求、社会需求、职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的“两大融合”,实现了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个目标”,形成了“一二三二一”的实践教学雁阵布局。

  学校依托多功能厅、王蒙文学艺术馆、超级音乐广场、电音动漫设计剧院等载体开设了演艺类展览、音乐舞蹈类、设计类等一系列专业项目,突破了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藩篱,以产业发展趋势引领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助推产业发展。

  学校以项目化课程引领实践教学,在校内外建设了多个实验实训室、名师工作室(艺术家部落)、实践实习基地,构建了涵盖基础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推出了包括模拟项目教学、产业项目实训、创新创业及就业的实训项目化课程群,实现了与企业需求、行业需求、社会需求、职业发展的无缝衔接。

  学校还十分重视理实并重,引导学生均衡发展。学校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王蒙文学艺术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开展理论研究,以理论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怎样把应用型大学持续做精、做优、做特?作为高等教育转型改革发展的探路者,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持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三大办学特色、四项教学特点和“两大三结合”的培养模式,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三大办学特色。一是凸显应用性,校园叠加多种功能。学校通过教学场地功能的集群化,使教室融合工作室功能,课堂具备实训场功能,教学附加训研产功能,使校园成为融教学、研训、旅游、创业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体。二是产教融合,校园蝶变为产业学院。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和众多的项目化课程,以产业发展趋势引领教学改革,以教学成果助推产业发展,教产有效融合,校园蝶变为集研发、实践、产出、创新于一体的产业学院。三是服务社会,校园成为研学基地。学校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亲情中华春节晚会等大型演出活动,承办第三届“中国科技城(绵阳)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式等活动。学校还是四川省首批研学实践系列标准试点单位,梓潼校区获评国家3A级景区,校园成为集学习、研讨、旅游、文化博览于一体的研学基地,更好地发挥了服务地方的作用。

  四项教学特点。一是区域功能互补化。绵阳校区主要开展学科基础教育、通识文化教育、行为养成教育、专业认知教育;梓潼校区主要开展专业核心知识教育、专业能力拓展教育、跨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顶岗实训、就业创新创业教育;西部写生创作基地主要开展国防教育和体美劳教育;成都校区主要进行教育培训产业、文化科技创意产业、数字艺术产业、旅游休闲服务产业的培育,建设产业实训园区。二是课程教学项目化。学校实施“双导师制”,组建“双导师”团队,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促进作业作品化、作品产品化、产品商品化。三是实践实训社会化。除了在校外建立基地,学校还引入外部优势资源入驻校内充分配合校园的各类营运业态,对接真实的业态环境、对应实际的业态标准,在校内实现实践实训社会化。四是创新创业落地化。设置涵盖文旅、商业服务、创作生产的创新创业项目,学校将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并设立了“创新创业梦想基金”,使项目落地开花,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及就业。

  大课堂、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结合、课堂与工作室结合、实践与产业项目结合的“两大三结合”培养模式。大课堂,是教室内外融合、课堂内外结合、线上线下混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是思政大课堂、育人大课堂和成长大课堂;大舞台,是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多样化平台,是专业展示大舞台、能力展现大舞台和人生发展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结合,是通过新设交叉性专业、优化老旧专业,寻找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点,在传统艺术中融入现代科技元素、采用现代科技表现手段、使用现代科技表现形式,赋予传统艺术新的内涵和全新的表现形式;课堂与工作室结合,是通过艺术工坊、名师工作室、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有机组合,使教室兼具多种功能,课堂即工作室;实践与产业项目结合,是通过项目化课程的实施,将实践与项目有机结合,促进作业向市场的转化。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建设教育强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遵循“立本、务实、创新”的校训,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动探索,积极转型,打造了新时代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示范样板。未来,学校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准培育应用型高素质艺术人才,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用奋进之笔书写新的篇章!(龚珍旭 张致诚)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