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 重构船海制造业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1-12-04  阅读:次   |
42.9K

  船海类高校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为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责任重大。作为一所服务船舶行业和海洋事业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江苏科技大学(其前身是新中国首所造船专业学校)长期致力于船海制造业的特色人才培养。学校为适应和把握信息技术赋能传统船海产业发展趋势,在全国率先开发并推广船舶行业财务软件的基础上,于1996年创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管)专业。从2000年开始,学校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下,研究和分析船海制造业对信管人才的需求,持续开展船海制造业信管专业人才模式重构的教学改革,逐步确立了“懂造船过程、知管理流程、会系统开发”的复合型信管人才培养规格定位。通过伴生船海产业,紧密对接产业需求,重塑符合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转型要求的课程体系;自创科教融合实体(金舟软件公司),并以此为纽带将企业资源嵌入人才培养过程,打造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构建行业特色教学资源和产教协同实践平台,形成了全域知识、全真环境、全程体验的船海制造业信管人才培养模式。

  价值引领、产业伴生,重构全域知识课程体系

  复合型知识结构是船海制造业对信管人才的基本要求。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重构课程体系,伴生船海产业,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赋能产业发展,以“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造船管理软件”为使命担当,依托船海学科优势,以船舶数字化集成制造管理为教学主线,新增、优化和改造工程导论、船舶工业发展史、船舶制造基础等6门造船类课程,管理学、成本管理、管理沟通等8门管理类课程,制造业信息技术导论、企业数据分析、信息化项目模拟等10门IT类课程。开发造船成本管理系统、船海信息化项目实战、新兴IT技术暑期项目实践等10门衔接课程。

  企业嵌入、场景再现,构建全真环境的行业特色教学资源

  行业特色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学校从为60余家船海骨干企业实施的300个信息化项目中,提炼出具有船海制造企业典型特征的教学资源:编著出版了《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理论与方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方法与模型》《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等特色规划教材;将“岗位角色+管理流程”融入“实验场景+实验任务”中,研发了影子工厂实验教学云平台;对行业CTO、CIO、IT咨询顾问、项目经理进行专题访谈,制作成“听业界人谈专业事”系列微课;开发船海制造业产业链协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业务流程优化、信息标准体系等系列案例,并被哈佛商业评论收录。形成了真实流程、真实场景、真实项目、真实数据的全真教学资源,将船海制造业发展前沿、鲜活的实践成果融入教学过程,提升了人才培养效果。

  四步进阶、三导协同,推动全程体验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创新能力是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以自创科教融合实体为纽带,企业全方位嵌入,构建了“认知—实验—实训—实战”四步进阶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认知维度:通过船企认知实习和企业管理虚拟仿真,了解船海装备制造流程;实验维度:通过企业管理沙盘模拟、企业IS分析与设计等课程实验,探究船海制造业管理的复杂性;实训维度:通过新兴IT技术暑期项目实践、信息化模拟项目等,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战维度:通过企业信息化项目开发实战、学科竞赛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学校专业导师、软件公司项目导师、船海制造企业业务导师的“三导协同”,促进各维度能力目标的达成。

  深耕行业、项目锤炼,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

  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借助科教融合实体全力打造一支熟知造船、精通管理、擅长IT、潜心教学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全体教师深耕行业,项目锤炼,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人均承担国家基金项目两项;全体教师做到“五个一”:参与一个信息化项目、了解一个企业场景、积累一批真实数据、撰写一个实施案例、讲好一门专业课程。

  经过20余年系统深入的教学改革实践,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在船海制造业、著名IT企业和咨询公司实现高端就业,培养了众多制造企业信息化主管,在大国重器的建造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业建设成果突出,是江苏省高校信管专业中仅有的国家特色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教学改革广受关注,被《中国船舶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影子工厂实验教学云平台在全国多所高校推广使用,受益学生超1.5万人,在行业特色型高校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江苏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葛世伦)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