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科学技术学校:以创新创业精神 育栋梁技术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的技能型教育。阜阳科学技术学校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城南新区,是一所日渐崛起、备受瞩目的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稳中奋进,发展日益壮大
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完全中学,1996年改制为阜阳市颍州区职业高级中学,2010年11月通过省级示范学校认定,2012年被评为省级合格县(区)职教中心,2017年4月经阜阳市政府部门批准,学校更名为阜阳科学技术学校,是阜阳市颍州区仅有的一所公办省级示范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秉承“厚德重能协作创新”校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彰显区域内示范引领作用。
群英荟萃,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现开设有作物生产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会计事务、社会文化艺术8类9个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5人,省级教坛新星一人,省级名师工作坊一个,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技能教师15人,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骨干教师、优秀技能教师、教学能手18人,从行业企业聘任的兼职教师17人,“双师型”教师41人。3名教师曾获“创新杯”全国设计大赛奖项。
敬业自强,着眼“双创”教育
学校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着眼创新创业教育,不断进取。教师队伍秉承“爱生敬业严谨自强”的教风,以课题带动为抓手,肖光跃负责的省级课题“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困惑与通路”结合当下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为中职学校“双创”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操作策略,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支点,切实改善中职教学内容及行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其成为日常的重要教育教学内容,彰显创新型学校特色。
拓新奋进,创新管理模式
学校始终围绕“求实拓新尚美奋进”的校风,立足学校实际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学校形成了独特的“三三制”师生培训模式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
所谓“三三制”师生培训模式,具体指:
1.培养计划“三优先”
即专业学科、实训指导、顶岗实践等骨干专业建设需要的教师优先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优先培养;校企合作,参与企业实践的教师优先培养。
2.培训模式“三互动”
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新的职教理念,接受技能培训,聘请高职院校到学校讲学指导,实现中高职院校互动。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将新技术、新工艺带进学校培养师生,选派有潜质的师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实现校企互动。
在基地实习和企业实践中,实习实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学生操作熟练后挑战实习实训教师,举行实操竞赛,实现师生互动。
3.技能目标“三层次”
专业课教师在技能目标上要达到三个层次——骨干教师、“双师型”骨干教师和技能型学科带头人。
专业技能水平要达到“熟、精、专”三个层次:“熟”,即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熟练操作;“精”,即精通所教专业课相应的职业技能;“专”,即拥有一项以上高水平专业技能,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
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的特点是:
1.针对性强
准军事化的管理宗旨是:服务学生,使其适应现代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具有较强的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纪律素养。
2.全面性广
准军事化融入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①管理机构准军事化;②生活训练准军事化;③革命歌曲常态化;④军事训练长期化。
3.成效好
通过实践与探索,学校建立了适合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起一支有创新精神的师生队伍,实现了学生本人的发展目标、师生互动的管理目标和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立德树人,落实德育工作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教育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中。每个专业都开齐德育课,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传承工匠精神,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技)上均有发展。学校每年都投入资金购置仪器设备,通过职业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在技能比赛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爱自我展示的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学生参与“文明风采”“艺术展演”等竞赛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得以提升。
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
学校紧抓机遇,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与江苏瀚海、浙江凌创、芜湖奇瑞等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组建冠名班,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实现了设备共享,为学生奠定了就业基础。
开展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作为农村中职学校,学校积极利用师资、设备资源,面向乡镇社区,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作物栽培、畜牧养殖等各类职业教学培训,年培训超过2500人次,充分发挥了中职学校教学资源和培训平台的作用,助力全区脱贫攻坚。(肖光跃 张洪锋)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