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非遗文化传承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当地多民族杂居,非物质文化资源极为丰厚,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492项。学校是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又是山东省仅有的一所民族中职学校,不仅非遗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且有从1988年就开展少数民族教育的经验,实施非遗文化传承育人责无旁贷。
2013年,学校以社团活动的方式将挫琴、剪纸、花毽、龙虎斗引入校园,并在探索中逐年增加项目。2015年,学校将非遗育人纳入课程与教学体系,在青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支持下,建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乐器、工艺、体育3个系列,包括挫琴、龙虎斗、八角鼓、三弦、葫芦丝、数来宝、剪纸、花毽、风筝、空竹、蹴球、板鞋竞速12项非遗课程,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育人模式。
学校确立了“以文化人,传承创新”的非遗文化传承育人理念,通过非遗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非遗技能、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从非遗、专业、传承与创新4个维度,明确了非遗文化传承育人目标:掌握非遗文化知识,形成非遗项目技能,陶冶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促进专业素养、提升综合素养。
学校通过非遗教学实践,逐步构建了“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活动体系、竞赛体系、研创体系”五位一体的非遗文化传承育人内容体系,完善了非遗育人体系。将12个非遗项目纳入教学,形成了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特长兴趣课程的课程体系;构建与专业教学和劳动实践相融合的实践体系;形成校内外结合的文化活动体系和非遗技能竞赛体系,建设了2个展厅及10个非遗文创传习坊;构建了青州市、学校、名师工作室三级研创体系。
学校首创了“项目引领、师徒传承、工作室制”的非遗文化传承育人模式,形成非遗项目教学方案12个,聘请非遗传承人与指导教师组成“双师”队伍,实行“双师授徒制”,有效突破非遗教学中的师资瓶颈;建立10个非遗名师工作室,挖掘资源,开发课程和教材,教学与教研联动,用教研引领实践。出版了1部非遗专著,开发了《青州风筝》等11部校本非遗教材。
为促进非遗文化传承教育良性发展,学校搭建非遗技能传承实训平台、创新平台、交流平台、展演平台和资源平台,联通了政府部门、企业、社区、专业团体、网络空间,盘活了非遗资源,形成了非遗传承的有效互动,打通了非遗传承“学、赛、展、创、推”多重路径,构建了非遗文化传承育人内容体系。学校成立了组织机构,形成了“多方协同、传承推广、国际传播、创新发展”的非遗文化传承育人体制,有效保障了非遗育人目标的达成。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各类制度,完善了多方协同机制,利用“一带一路”电商项目和中德职教交流项目,建立了国际传播机制。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非遗育人成果显著,学生素养全面提升,12000名师生参加了学习,掌握了挫琴、蹴球、花毽、剪纸等非遗技能,涌现了580名“非遗小达人”,制作文创作品8000余件,参加各类非遗项目竞赛和展演912人次,获国家奖项2个、省级奖项8个。
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教改教研成果丰硕。非遗传承项目的教学实践和改革创新,锻炼和提升了教师教学、教改和创新能力,完成关于非遗传承的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山东省课题1项,发表论文3篇。有12名教师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56人获青州市教学成果奖,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名师。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职教人才培养。学校特色非遗文化传承在推动学校发展的同时,也助推了青州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学校非遗项目展演和非遗文创产品销售,成为青州文旅产业的组成部分。
(尹述山 马爱玲 牟海珍 刘锦艳)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