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校企协同育人 推动汽车产业人才培养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1-21  阅读:次   |
42.9K

  近年来,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智能汽车占比越来越高,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趋势的汽车“新四化”,正重塑行业格局。柳州市作为广西工业重镇,拥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四大集团整车生产基地,是中国的五大汽车城之一,也是广西仅有的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

  在此背景下,广西科技大学作为柳州市仅有的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以培养“行业的骨干,创新的纽带”为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广西着力打造的9张创新名片,主动融入柳州市“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建设,深化与汽车企业的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培养符合汽车新技术领域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明确办学定位和目标,布局产业学院

  为培养适应和引领汽车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校以实现“专业与产业呼应,教学与生产融合,实践与就业贯通”为指导,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协同型聚集模式和“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产出高水平的创新科研成果,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育人平台。学校科学布局智能车辆(制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协同创新中心等产业学院或科研机构,在教学上涵盖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并建设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实验场地达1.8万平方米。

  创新育人模式,校企协同开展课程建设

  学院采用“521”及4年全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5学期专业理论学习+2个月专业培训+1年企业实践锻炼,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打造、实习实践基地与科研平台建设。近年来,学校与企业共建了“广科大—东风柳汽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科大—东风柳汽本科生联合培养基地”“广科大—广汽集团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平台8个,就新车型设计开发、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智能网联的科研项目等进行联合攻坚。校企共同设立“专业核心课程群、专业培训课程群、实践锻炼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课程”4层次课程体系,1门基于长期实践锻炼和项目研究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课,实践教学学时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的32%。学院邀请了30余名企业高管、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完成了6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拆装、传动系统、转向系统等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并出版了《汽车动力技术》《电动汽车实验实训指导书》等教材4部,其中入选“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学校获得了“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整合模式的构建研究与实践”等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电气控制及PLC”入选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引育结合,校企联合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为切实做好育人保障,学院通过引育结合,校企联合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邀请企业中高层领导、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其中专硕导师10余人)到学院参与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校企联合开展科技攻关10余项,申报科技奖励4项。学院年均新增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全职引进企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人,新增广西八桂青年学者2人,到企业挂职锻炼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教师12人。2019年,学院教师牵头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全国农业机械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打造新技术开发与验证的“试验田”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智能车大赛”“巴哈越野车大赛”“方程式汽车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共获得近150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30多项国家奖励。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技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职业素质和适应能力。未来,学校将瞄准行业前沿技术,鼓励创新,大胆尝试新技术在赛车研发中的应用,把大学生赛车俱乐部打造成为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实验田”,提高专业水平与创新能力,希望能够将研究成果向企业进行转化。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聚焦汽车“新四化”、凝练学科方向、深化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持续推进学院搭建良好的育人平台。(李健)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