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赛研同频共振 助推医学教育新发展
六十四载栉风沐雨,在砥砺前行中守正传承,在高质量发展中创新勃发。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邢台医专)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河北邢台眼科大学,2002年晋升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学校建有三所直属附属医院和一所老年养护中心,逐步形成了“一校三院一中心”的办学格局和教医养研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医学高等专科院校中首屈一指。
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围绕一个目标(努力晋升本科院校)、强化两大措施(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两个亮点(德育创典型、教医养深度融合)、守好一条底线(校园安全稳定)”的“1221”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激发“教学赛研一体化”合力,2021年学校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斩获“两个首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总成绩排名全国医学类院校首位、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金牌与奖牌总数均为全国首位,展示了学校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助推医学教育新发展的建设成果。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着力以赛促教提质培优
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和要求下,学校传承品牌质量文化,培优创新评价新模式,自1991年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以来,历经30余载实践打磨,逐步构建了以“育人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理念,以“六方主体评价、六类反馈诊改、六种方式融合”为运行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新体系,充分发挥了“提高教赛能力,助力教师成长”的激励作用。
督导护航赛事实现教赛双赢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创赛事督导新职能,以教学督导精准把脉参赛作品,以赛事督导反哺课堂革命。在2021年各项师生比赛中,教学质量督导团队全程“陪伴”,以“督”为手段、以“导”为目的,对比赛方案解析、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手段提升、焦虑情绪疏导等予以针对性指导,疫情防控期间更是通过“云端”“会诊开方”,做到对不同参赛作品“望闻问切”精准“把脉”,对不同教师“个人画像”量身定制改进方案,确保以真实的教学内容、真实的教学过程、真实的教学场景、真实的工作任务呈现国赛平台。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全国总决赛中,学校两支团队代表河北省队出征国赛,取得两个二等奖,实现了河北省医药卫生大类成绩的突破。
督导团队将进比赛、督比赛、导比赛的收获,及时“反哺”日常教学和日常督导。依据国家一类赛事要求,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课程思政成效列入评价指标并给予较高权重,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指挥棒作用。此外,通过各类赛事,选拔了一批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和综合素养高的优秀学生,培养了一些能指导各类教学比赛的“专家型评委”。
督导保障教学助推教师成长
督导专家注重对教师的增值性评价,针对“停滞期”和“成长期”教师存在的问题实施“五个坚持”提升新路径,激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及专业发展意识主动性。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在教学中丰富课程思政载体,将吃苦耐劳、奉献社会的劳动精神,精益求精、恪尽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等育人元素贯穿全过程。二是坚持学生主体。将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基本监测点,突出学生主体性,明确教师“引导者”角色。三是坚持岗课赛证。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将岗、赛、证书中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时纳入课程教学,不断拓展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深度广度。四是坚持教学相长。鼓励教师利用教学成果、比赛成果推动改革创新,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提升质量。五是坚持医教融合。临床教师注重言传身教,将专业知识与技能、临床经验等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和科研思维能力。
强化教育信息技术引领
助力人才培养变轨超车
“新建的智慧教室教学效果太好了,每次上完课都舍不得离开。”这是很多教师在数字课程资源中心的课后“留言”。近年来,学校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环境等现代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形成了“网络施教、云端评教、资源共享、智慧拟赛”的多元协同云端教学管理服务体系,打造了集虚拟演播室、智慧教室于一体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练赛场、智慧课程资源建设共享平台,重塑现代化教学新形态,打造自主学习智慧新环境。
提升信息素养深化医教协同
学校通过专题培训、网络研修、课题研究等不同方式,分批、分角色、分层次开展信息化素养培训,不断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可持续发展水平、教师信息化教学和改革创新能力。坚持打好课堂教学主攻战,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活动,推动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一是打造“双师课堂”,将传统的单师授课模式变革为校院教师团队支持下的新型教学场景,即远程医院实践教师和校内理论教师的“1+1”分工协作教学。二是校院共建数字课程资源,2021年学校与附属医院教师合作录制课程80余门,共计1500余课时,丰富了教学资源。三是“双师”云端教研,校院教师借助云平台,开展线上集体教研,有效促进临床带教医师教学水平和校内专任教师实践水平的双提升。
依托数据资源强化过程评价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利用信息技术跟踪和监测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学生主体过程监测,强化过程性评价。通过数字课程资源中心和自主研发的模拟仿真软件,推动授课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及时收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行为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一是学校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采集学生在课堂学习及各类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数据,实现精准化测评,长线导航学生成长发展。二是教师通过信息化平台及时获取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把握学情,实现因材施教。三是自主研发《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网上评教系统》,实现了从线下单一结果性评价到线上实时监督、动态信息反馈过程性评价的转变。
立足校院融合优势资源
合力教学赛研同频共振
学校依托“一校三院一中心”共建平台,紧密对接医学发展新理念、医学生培养新内涵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新要求,教学赛研“同频共振”,教研相长、赛研协同、教赛共赢,努力实现内涵发展,打造医学教育特色品牌。
多元凝聚协同配套保障完善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教学能力、职业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主要得益于学校办学实力日臻提升和内部管理科学完善。一是“一校三院一中心”办学实力为教学赛研提供了强大支撑。学校建有两个校区、三所直属附属医院、一所老年养护中心,形成了“校中有院,院中有校”“医生即教师,病房即课堂”“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医养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同时,学校建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冀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医学科研中心,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二是完善的激励机制为教学赛研提供了坚实保障。为激励教富成效、赛出佳绩、研结硕果,学校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教务教学、教研科研、人事激励的配合度不断提升,以师德建设为思想领航,以职称评聘与绩效分配为激励引擎,以岗位聘用与考核评价为管理保障,为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赛研增添内生动力。三是创新的培养路径为教学赛研注入了新鲜血液。近年来,学校力求把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鼓励学生进课题、进科研中心、进研究团队,引导学生培养科研意识、提升科研素养、强化科研操作。同时,对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在科研思维、文献阅读、实验设计、实验技能等方面进行系列培训和严格考核,使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后会设计能操作,做实验出成果。
凝练大赛经验助推学生成长
学校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参赛的5个团队一路过关斩将夺得2金2银1铜,获奖总数居全国首位。本次比赛首开高职高专赛道,邢台医专首战报捷,获得大赛组委会充分肯定并获邀面向全国推广经验。本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改,系统总结了参赛体会。一是校赛阶段坚持“针对性选拔师生”,依据科研管理机制鼓励新入职教师和已进入科研团队的学生参加比赛;为参赛师生“全方位解析文件”,帮助师生详细领会赛制和评分标准;组建专家团队论证、指导并“高标准选培作品”。二是全国预选赛阶段要求“充分开展预实验”,引导学生完善实验设计,熟练相关实验技能;赛前对学生进行密集的演练,以达到“虚实模拟相结合”;选择能满足赛事要求的环境作为比赛场所,做到“硬件软件有保障”。三是全国总决赛阶段利用“团队互评强应变”,各团队指导教师互为评委,进一步提升学生现场展示和应变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专家指导拓思路”,进一步开阔学生科研视角,增加项目研究深度;坚持“精益求精强自信”,在高质量演练中求实求精求优,引导学生树立必胜信心。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时代高歌猛进。邢台医专将以日益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更加澎湃的科学发展动力,肩负起新时代医学教育的发展重任,承载理想、展翅翱翔,以更加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共同奔赴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的新征程。
(郑书深 李辉 张永格)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