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前行 奋楫争先 ——从乡村振兴新图景看教育担当
浙江大学教授深入基地,与茶农交流发现的黄茶变异株。 资料图片
一年前,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他对脱贫后的部署思虑已久,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总书记的谆谆叮嘱,指明方向,鼓舞人心。
脱贫攻坚的征程上,“教育”熠熠发光。改造学校、职业培训、对口帮扶……无数家庭战胜贫困,改变命运。
乡村振兴的蓝图中,“教育”再担重任。筑牢底线、创新模式、文化浸润……秀美山村激发活力,提档升级。
正值春回大地。乡村振兴新图景里,教育战线奋楫扬帆。
巩固拓展,有效衔接
河北省威县魏家寨村,梨树繁茂,生机盎然。
曾经,这个位于华北平原深处的传统农业村,产业匮乏,增收乏力。自2015年教育部定点扶贫以来,通过高质量精准扶贫,魏家寨村全面摆脱贫困。
不久前,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教育部确定魏家寨村为定点帮扶乡村振兴示范村。
从“扶贫”到“振兴”,一个转变,满是使命,饱含希望。
魏家寨村,是教育系统赓续奋斗的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胸怀“国之大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部迅速调整工作机制,转换工作重心。
加强领导——
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部党组书记、部长为组长,部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司局、直属单位均作为成员单位。
健全体系——
全面建立“部党组会—领导小组会—工作推进会”相衔接的决策部署和推动落实工作体系。
加大帮扶——
部党组成员统筹指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覆盖对口联系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强化保障——
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定点帮扶等领域出台系列政策文件。
与此同时,26个省级教育部门、85所直属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也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从教育部内到部外、从省级教育部门到直属高校,工作重心实现全面衔接转段。
在新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下,教育系统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良好开局。
这个寒假,广西南宁第十七中学的教职工们持续做好家访、劝返工作。“假期结束后,孩子们能否如数归来,是我最关心的事。”校长张焰说。
该校80%以上的学生来自进城务工家庭,大部分是低收入人群子女,有些学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厌学弃学情绪,保证“一个都不能少”是学校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使命。
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向常态清零转变,是一项稍有放松就极易反弹的任务。各地压实责任,以“控辍保学,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为底线,脱贫家庭辍学学生持续保持动态清零。
以此为主要标志,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的机制不断健全:
2021年秋季学期起,本专科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每人每年提高4000元,精准资助水平大幅提高;
中央财政安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54亿元,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中职学校东西部合作办学推动178所学校结成对口关系,支持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往届高中毕业生等报考高职院校;
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巩固推普脱贫攻坚成果。
行百里者半九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教育脱贫攻坚的丰富经验,正在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
“乡村”“教育”双促进
教育,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最为关注的公共服务。
作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两个“优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乡村教育,必须摆在“优先”中的“优先”位置。
统筹乡村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率,各地科学制定总体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乡村教育振兴全面提速。
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地处偏远,师资老化,生源流失,在追求高质量办学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2021年,北京十一学校与不老屯中学“结盟”。在十一学校乡村帮扶项目组的帮助下,不老屯中学开启育人模式变革,不到一年,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我的学校变得特别带劲!”学生们欢呼。
“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夏林茂说,到2025年,北京市乡村振兴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这意味着每一所大京郊的乡村学校都将在融入大城市发展战略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不老屯中学的乡村教育振兴事业轰轰烈烈之时,千里之外的江苏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官山中学,正在感受教育振兴乡村的喜悦。
曾经,官山中学的在校生一度流失至仅剩300余人。校长彭跃龙记得当时的凄凉:“学生都到城里去了,家长走了,村子也空了。”
痛定思痛。在各方帮助下,官山中学卧薪尝胆,历经艰辛,凭借鲜明的乡土教育特色重铸辉煌。
一系列连锁反应就此发生:学生日益回流,在校生增长至2000余人。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劳动力也不再外流,镇上企业招工难迎刃而解,官山镇经济社会发展红红火火。
从北京的不老屯中学,到江苏的官山中学,勾勒出新起点上教育和乡村的辩证关系,投射出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双促进”的工作格局。
这是遍布活力的田野——
鼓励农民在教育布局、学校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积极参与,教育公共服务要更适合乡村、更贴近农民,成为各界共识和积极行动。
这是充满希望的田野——
把乡村学校建设成为乡村的文化高地,成为广泛的社会愿景。坐落乡村,扎根乡土,乡村学校将成为传承创新乡村文化的重要阵地。
这是步伐铿锵的田野——
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师范生;加快教育新基建,推进农村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和信息化应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升级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累计招生87万人,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教师“有奔头”,乡村孩子“有盼头”,乡村教育“有看头”。“双格局”的扎实举措,正在锦绣大地上全面铺开。
夯实基础,久久为功
回顾脱贫攻坚,明确的时间表、精确的帮扶户,既要快马加鞭,又要落地见效。参与其中的一线工作者,获得感满满。
展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对长远,稳扎稳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成为引领工作的价值导向。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大塘漯村村民陈冬(化名)的三名子女,又开始获得每年1250元—3000元不等的教育补助。
陈冬一家早在2016年就已脱贫,但是2021年,由于遭遇一系列变故,全家收入锐减。关键时刻,宁远县的返贫致贫监测预警系统发挥作用,工作人员及时上门核实,将陈冬一家列为易返贫致贫对象,县教育部门迅速落实政策。依靠政策性收入及务工收入,陈冬一家返贫风险显著降低。
如今,各地正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学生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底线将筑得更紧实。
修炼内功、夯实基础、着眼长远,2021年,教育系统的乡村振兴工作,沉稳有力。
脱贫攻坚期间,高校全面投入,将师资、人才、科技等优势不断转化为地方发展的动能,发挥重要作用。
接棒乡村振兴,高校再上层楼。2021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直接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5.85亿元,购买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9.3亿元,完成县乡村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16.23万人次,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152个。
与此同时,高校定点帮扶工作模式日趋丰富,“国情育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乡村振兴”的全链条工作体系日趋完备。
华南理工大学以高校智库和科技为支撑,建立“碳中和新乡村”的新帮扶模式,发展新能源、推进碳交易,促进乡村生态资源转化为资产。学校和相关企业合作,推动渔光互补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建设8000户农房改造型光伏阳光亭,创建全国第一支“碳中和新乡村基金”。“碳中和新乡村”模式在广东、云南等多地推行,可撬动超过400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
“华南理工大学将发挥学校独特优势和资源,持续深入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努力为助推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表示。
接续奋斗、勇毅前行。
在脱贫攻坚中书写浓墨重彩一笔的教育战线,面向新的伟大任务,必将赢得更加耀眼的荣光。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