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构建“三彩”实践体系 提升课程思政实效
学校共青团组织是团结教育青年师生员工的重要力量,担负着传播党的声音、服务学校发展建设、团结教育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团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力军作用,紧紧围绕强化青年思想引领、聚焦青年发展需求、维护青年发展权益等重点任务,大力推进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强化实践育人导向,创新实践内容、载体、形式,着力构建集“红色研学”理想信念教育、“蓝色行动”素质提升教育、“绿色志愿”责任担当教育于一体的“三彩”实践育人体系,把大学生学习宣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等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奖、入党推优、保研就业等重要依据,推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扎实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和显著成效。
开展“红色研学”实践筑牢青年思想根基
成都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厚重的红色文化积淀。成都理工大学团委深入挖掘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在第二课堂中充分融入第一课堂育人体系,探索了“思想引领+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红色基因赋能+对标社会需求”的精准育人目标、“寻人—访人—感人”的育人联动机制,组织青年学生深入革命老区一线、基层治理一线、乡村振兴一线,开展“红色研学”实践,带领学生进一步充分理解国情、社情、民情,更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
创新校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铸魂工程”和院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树心工程”实践路径,先后带领学生参观成都十二桥烈士陵园、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现场学习,以点带面,持续引领师生回顾党的光辉历史,追忆英烈先辈的光辉事迹,让红色基因与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红色教育资源,举办了缅怀校史中走来的《攀登者》原型、校友邬宗岳烈士纪念活动,还组织学生参加“蓉耀青年”宣讲团开展学习宣讲,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把报国之志转化为具体行动。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启动以来,成都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已为社会各界培养和输送了3000余名优秀青年骨干。72%的学员在党政机关、高校、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15%的学员主动选择扎根基层,用实干书写了无愧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升华。团委明确主题主线,抓住重点关键,创新开展“三会两制一课”和主题团日活动,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基层团支部活力,做到学习与运用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切实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团委全面做好“一月一主题”主题团日活动的自主申报、审批公告、结项公示和评优表彰工作,充分发挥主题团日活动在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载体作用。先后开展了“‘百年传承声声不息’红色经典诵读”“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勤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爱国主义”“‘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月暨诗词文化节”“‘弘扬五四精神勇担时代责任’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争做优秀成理青年”等一系列主题团日活动,引导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开展素质提升“蓝色行动”维护青年发展权益
成都理工大学团委组织召开了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青年教师代表交流座谈会,邀请扎根学校教学科研一线的教职工以及“珠峰人才”青年教师代表参加。青年教师代表积极建言献策、畅谈感想,热情分享了过往指导比赛获奖的经验和引领教育学生参与科创工作的路径、方法;同时围绕不断加强联动、促进学科交叉、选优建强学生团队、优化指导比赛成果认定、协同开展实践育人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全面介绍了2021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及2022年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工作规划,明确了校团委在聚焦主责主业的同时努力打造“青年教师成长之友”的职能定位,吹响了共谋共促科技创新工作的集结号。
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团委贯彻落实学校“通专结合、三提一塑”的育人理念,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时代特征、成理特色”的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本着“尽我所能,服务学生,把每一个成理青年放在心上”的工作宗旨,通过师生交流会、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方式把握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发展需求,分层分类分专题设计实践育人方案、引导青年大学生从“吃桌餐”到“自助餐”再到“自己下厨房”,提升实践育人的针对性,使学校各级团组织成为青年大学生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坚强堡垒。
抗疫期间,为了促进青年学子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地就业,团委积极推广上级部门专门打造的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大学生公益就业成长平台,以功能丰富的6个板块,为青年学子无偿提供培养机会、就业指导、就业导向引领,助力学生实现创新创业及就业梦想。2021年5月,团委还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签约联合共建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基地,架起学校师生与北京大学师生交流合作的桥梁,一起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为了充分满足学生学习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求,成都理工大学团委把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放在关键位置,秉持“让科技创新成为成理青年有态度的生活方式”的理念,组建了青年导师团,打造了“科技立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四级协同育人模式,与政、校、行、企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专业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学校团委年均支持大学生科技立项100余项,主要面向大一学生,同时明确大二学生作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负责人。在低年级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同时,择优支持高年级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对获得高级别奖励的项目进行创业孵化支持。近年来,成理学子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1400余项,学校获“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成都理工大学团委还着力丰富校园文体活动,用多姿多彩的各类主题活动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团委依托学校学科专业,积极打造“一院一品”成理校园文化品牌,如地球科学学院打造的“成理地球科学文化节”、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打造的“成理旅游文化节”、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打造的“成理广告文化节”、多学院联合打造的“科技文化节”等,充分挖掘专业特色与优势,为学生打造既有趣味性又有专业特色的文体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团委还组织开展了“成理青年天府文化感知行”、“三彩诗会”、“青春之韵”舞蹈大赛、“青春之旅社团嘉年华”等校园文艺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开展“绿色志愿”服务强化青年使命责任担当
每年的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2021年的这一天,成都理工大学团委与成都市成华区华泰社区举行了“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学校社区结对签约仪式。团委与成华区团委联合推进“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与成华区11个街道所辖的83个社区签约结对,并选派优秀学生骨干担任街道干部,持续组织大学生、班团组织、学生社团、志愿服务队等深入社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青年志愿者们从实践中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快乐,切身体会到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增强了与周围社区的联系,也为社区服务贡献了一份青年力量。
这是成都理工大学团委多年来坚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把志愿服务作为生动的思政课,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明确使命、强化担当、加强磨炼、增长本领。
学校年均组织60余支社会实践队伍,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科专业实际,紧紧围绕“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生态修护”“环境保护”等主题设计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扎实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校社会实践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央广网、中青网等主流媒体报道,“青春相遇初心向党”社会实践队和“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社会实践队分别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优秀报道团队荣誉称号。
学校全年组织省、市、校重大志愿服务活动200余项,青年大学生注册志愿者25469人,组成志愿服务团队244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60次,初步形成了具有成理特色的志愿服务名片。面对学校抗疫“大考”,校团委探索创立了校内常态化志愿服务招募模式,本着“因事用人,事完人散”原则,在35分钟内从上千名报名者中精选29名学生骨干,50分钟内完成全员信息统计和整体安排,20分钟内紧急集合,先后开展六轮八大区域18万人次的核酸检测;专项招募组织300余名送餐上寝志愿者、200余名同心专项志愿者、1200余名食堂专项志愿者,圆满完成学校党委在各个阶段交派的各项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成理青年的“硬核”担当。
学校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研究生支教团工作,严格研究生支教团选拔条件,连续5年选派40余名政治观念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骨干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和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参与当地支教工作。志愿者结合当地实际,在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同时,积极为当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取社会各界的爱心支持,拍摄《尔玛花开》支教公益宣传片等,以青年宣传青年、青年带动青年、青年影响青年,引导更多志愿者投身社会公益。
面向未来,成都理工大学团委要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新坐标定位,在新发展理念中谋划新发展思路,在新发展阶段展现新担当作为,干在实处,走在前面,不断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莫忧)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