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呼唤科普“新势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4-22  阅读:次   |
42.9K

  最近,一对“学霸”夫妻在短视频平台B站运营的名为“芳斯塔芙”的科普视频号火了起来。245万粉丝和超过1亿的播放量,对于许多美妆博主、“大V”来讲都是望尘莫及的。

  科普,顾名思义,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意思。长期以来,一般公众认为科普太“高大上”,往往敬而远之;而一些专业科技人员则认为科普“小儿科”,常常避之不及。相关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10.56%。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所谓的科普“鸡汤”、保健“秘籍”能轻易地让人心甘情愿地为之买账。

  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段时间以来,各大短视频平台掀起一股科普热,不少院士、教授、专家、学者化身科普主播,以短视频为媒介,激发网友探索科学的热情,科普类短视频迅速走红。一些科研机构也看中了短视频的科普优势,主动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开展科普活动。比如,不久前,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就与抖音联合出品《院士开讲》栏目,邀请国内知名院士讲授各类顶尖科技知识。中国科学院院士、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家陆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等最近都在短视频上开讲。

  知易行难,做好短视频科普需要保持恒心、愿意下苦功夫。一些短视频科普博主之所以能够成为顶流,其诀窍可以归纳为三个字——“稳”“准”“狠”。“稳”就是不浮躁,不随波逐流,发挥自己在长期学术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科技素养优势,把科普作为事业;“准”就是目标受众准、科普形式准、平台定位准,以青年人为主要普及对象,以人格化、剧情化、情绪化的视频为载体,以青年人聚集的网络新媒体平台为阵地,精准推送;“狠”就是对内容的科学性、知识的严谨性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正如“芳斯塔芙”视频号作者所言,在每个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无论文献的来源和途径,还是查证的深度和广度”,与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写作并无二致,可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敢于钻研的精神为其成功出圈奠定了基础。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科学探索精神始终是少年儿童和青年人的潜在优势。计算机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国家就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科普工作同样要从娃娃抓起,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提高科学素质、培养科学精神,是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成为短视频平台的顶流,不仅可以为参与科普工作的年轻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物质上的富足,这是一个正向激励的过程,有助于改变社会上重科研轻科普的风气,为有志于科普工作的年轻人闯出一条科普新路,成为科普“新势力”。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科普和创意结合的优质内容不断涌现,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以致用,用自身专业知识助力科学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民众的科学素养将会日益提高。

  (作宋雪峰者系天津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兼总编辑)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