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院·课中课”培养复合型高职护理人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创新搭建医教协同平台
■特色为笔绘制“双高”建设新画卷·浙江篇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自2010年以学校全面接管附属医院为契机,提出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依托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养老服务类专业示范点和省级优势专业等重大建设项目以及系列高层次教改项目课题,通过创设教育与医疗资源融合的“院中院”医教协同平台,实施以项目为大课、主题为小课的“课中课”教学改革,形成了“教中有医、医中有教”的全过程医教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复合型高职护理人才。
对接服务需求,确定“复合式”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新规格
对接健康服务新业态,紧扣优质护理服务新要求,通过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任务调研,通过用人单位对护理人员的能力需求调研,通过专家访谈等具体方法,确定“复合式”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新规格,包括重知识融合(知识领域要交叉渗透)——学生不仅要掌握护理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信息化、康复、针灸养生等知识;重能力整合(工具技能要融会贯通)——除了能使用护理专业仪器设备,还要能指导并使用康复和理疗工具、居家小型检验设备以及掌握心理疏导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等;重素养综合(思维方式要交互融合)——护理人员要有观察、判断、分析及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还要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树立生命无小事、细节定成败和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
深化医教协同,创设“医学院—仿真医院、医院—临床护理学院”的“院中院”校院融通平台
校内基地临床化的仿真医院。改扩建校内“仿真医院”,按照医院流程布局虚拟、仿真、实境等形态的实训室,实行“医院式管理”;组建“实训中心(护理部)主任—课程组长(护士长)—指导教师(带教护士)”团队,打造学习性工作任务与临床工作任务有机融合的校内实践平台。依照护理人才培养规律,在仿真医院实行从虚拟实训到仿真实训、情景模拟实训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校外基地教学化的临床护理学院。依托附属医院和紧密型合作医院,创建实体化运行的临床护理学院,实行“学院式管理”;实施“1+2”的现代学徒制培养,通过专业课程的集体备课,实行从课堂学习到临床见习、顶岗实习的教学改革,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打造医院与学校教学有效衔接的“一站式”平台。
紧扣培养目标,开发基于“案例—主题—项目”的多类型“课中课”课程架构
依据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合理念,对传统课程进行内容重构,通过“课中课”方式实现课程综合化、课程思政润无声的目标。
课程综合化是指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导入“情境主题小课”。以案例创情境,设置知识集成的“情境主题小课”,以专题讲座和线上学习的方式打破学科壁垒,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综合性和专业针对性。在专业技术课程中嵌入“综合任务小课”。以任务创情境,设置任务集成的“综合任务小课”和“岗位拓展小课”,通过实战演练、技能培训和社区服务等方式,提升专业技术课程的情境性和有效性。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植入“专科研习小课”。以岗位创任务,设置临床“专科研习小课”,开发实习导学教材,开展“床边教学”,实现临床实习课程的校院协同与教学同质。
实施基于内容、方法、活动差异的课程思政多元化“小课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结构的“大课型”基础上,针对课程思政融入的载体、活动、手段以及教学阶段等的不同,创新性地探索基于内容、方法、活动差异的课程思政“小课型”,如基于案例问题辨析、解析、明晰的在线观点“辩论课型”,基于案例任务预练、导练、演练的线下职业“浸润课型”,思政主题化研讨的“思辨课型”,思想践行、行动导向的“活动课型”,人物专访、正能量传递的“空中课堂”,微课微视频展示、热点剖析的“现象课堂”等,以课堂形态的鲜活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临床案例贯穿,探索基于问题链、任务链和情感链“三链”融合的教学组织模式
问题链探究。课前基于案例问题线上导学,课中争议问题辨析激学和解析明学,课后通过社会服务的拓展问题应用强学。
任务链递进。课前情境设计任务预练,课中情境布置任务导练、演练和评练,课后通过操作实训的情境外延任务拓练,5个环节层层递进。
情感链贯穿。以案例为载体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以思政主题研讨“思辨课”、医患关系“现象课”、职业素养“浸润课”等,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和情怀。
对接职业成长,实施“医学知识过关—专业技能达标—职业能力分层”的“进阶式”学业评价
过关考试。围绕国家执业考试高频考点开展命题,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站式技能考核。融合临床思维、护患沟通和人文素养,覆盖专业核心能力的16个站点递进式考核,评价学生技能达标度。
职业能力测评。建立基于“职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测评”(COMET)的护理职业能力测评模型,从能力级别、能力内容结构和职业行动三个维度设置8项测评指标40个评分点;根据学生所处的职业成长阶段和项目化课程的案例教学进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考题,采用“初学者—简单任务、提高者—综合性任务、能手—项目任务”的“进阶式”诊断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承诺和职业认同感的发展水平,常态化自主保证临床案例教学化改造、项目化课程开发以及案例教学实施的质量。
(盛秀胜 胡爱招 潘惠英)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