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富有诗情画意的中华美育 ——读《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5-19  阅读:次   |
42.9K

  美育如何成为现实,美育如何走向大众?这是美育工作者普遍遇到的难题。若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和专业培养,美育的作用微乎其微,素质教育也是空谈。所幸王新教授新著《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为读者展示了中国诗教的丰厚生命力,通过“诗画融通”这一古老命题叩响当代教育的大门,赋予美育新的内涵,为探寻富有民族精神的美育之道带来生机。

  王新教授主要从事艺术史论和视觉文化研究。10年前他写了《诗画乐的融通》,试图打通诗画乐的三论之限,建构一种兼容并蓄的文艺批评。接着他又写了《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深入思考审美教育和审美素养问题。近年来他连续出版了两本研究艺术大师全显光的专著,对“德国学派”的发掘有突出贡献。现在这本《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算是他最新的育儿经,也是他把自己多年来的文艺思想付诸美育实践的鼎新之作,可谓厚积薄发。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缘自作者对全人教育的追求。全人教育也称博雅教育、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其宗旨是培养全人。培养全人需要美育,如何美育呢?作者提出诗画融通的美育方式,就是通过读诗词、看绘画,打开孩子的感觉,陶冶他们的人格。如何打开感觉,陶冶人格呢?作者提出了健全人格的“金字塔”五要素说,即“生命底色是塔基,感觉、情感与思致(知性、情感、意志)是塔身,创造力是塔尖”。作者认为,人格塑造来自童年时期的精神生活,引导孩子品诗赏画,可以培养他们“锐敏的感觉、滋润的情感、清明的思致、生动的创造和斑斓的底色”,使其成为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全人。

  王新虽然是美学家,但愿意俯下身去倾听儿童的心声,愿意为孩子精心设计艺术启蒙的路线,从诗画融通的传统诗学出发,探寻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和美育方法,这点尤其难能可贵。他提出诗画赏析中蕴藏的审美感觉包含视觉、触觉、味觉、听觉、肤觉、通感、闭感和微妙感;审美情感有亲情、爱情、兄弟情、友情、闲情、愁情、悲情和同情;思维方式涉及分类、反思、对话、无理、洞见和哲理;创造力培养类型可分为视角、创造、想象、跨界、酝酿、传统和自觉;生命底色则囊括了自然世界、形式美感和古典意境。作者用一种关键词的方式构筑起儿童美育的大厦,同时辅以大量的经典诗词和名画引导读者如何审美,通篇阅读下来好似一场美的旅程,让人回味无穷。

  此书在美育思想上颇有创见,但笔者更欣赏的是书中流露出的脉脉温情。据说王新爱女笃深,经常陪女儿吟诗作画。他在书中写道:“春天,送女儿去幼儿园,经过一片海棠花林,有花枝垂落,结着骨朵,每天路过,我都有意提醒孩子看看,今天开了几朵,每朵有几瓣,明天风中又吹落了几朵;同时启发她回忆背过的诗、看过的画,可以用来形容此花的明亮与荣华。这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故烧高烛照红妆’等句子,她就会自然脱口而出,并且乐此不疲,兴味盎然。”类似这样的故事在书中有不少,可见王新的美育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他是一位多么善于在日常细节中发现美和创造美的爸爸,他和女儿过的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这种诗情画意不正是中国传统诗教最具生命力的地方吗?

  诚然,回归传统并不代表全盘复古,诗画融通也并非对诗教亦步亦趋。王新所提倡的美育,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造。例如他积极借鉴脑神经学的研究成果为诗画融通寻求科学依据,提出“诗词作为语言艺术,有利于孩子左脑开发;绘画作为空间艺术,有利于孩子右脑开发;诗画乐融通的美育,有利于孩子左右脑协调平衡发展,大大促进孩子的大脑潜能含蓄”。同时,他也充分吸收世界艺术作品的精华,通过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激活孩子们的诗词感悟和审美鉴赏能力。例如他讲到杨万里的诗作《小雨》,会联系到毕加索的名画《哭泣的女人》;讲孟郊的《游子吟》,会展示拉斐尔的《椅中圣母》;讲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会对照夏加尔的《我与村庄》。这些奇妙的诗画组合让孩子从小就能明白,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其实并没有体裁的界限,它们都能逾越国籍、种族和地域的鸿沟,唤醒人类共同的情感,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无穷力量,这恰恰是诗画融通的真谛。

  这本书与其说是献给女儿的艺术读本,不如说是写给成年人的美育指南。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当下,每个人都可能遭遇认同危机和挑战,艺术和审美是疗愈心灵的良方。尤其作为教师和家长,如果不懂美,如何培养美的儿童?如何成就美的民族?

  为了孩子和明天,教师和家长们不妨先读读这本书,在诗情画意中与孩子交流,在美的浸润下静待花开。

  (作者袁瑾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