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创新终身教育模式 助力粤西乡村振兴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统筹各方资源,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形成“政校企村联动”机制。依据泛在学习理论,实施扶贫工程——面向传统行业新应用技术的“授渔”脱贫培训、扶志工程——面向基层管理的“双高村官”栋梁支撑培训体系、扶智工程——面向农村新业态的“头雁工程”造血循环培训,构建了“三扶三训提质”的教育体系,实现了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问题解决方法
(一)针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构建“政校企村联动”的培训机制
1.构建“政校企村”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培训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政府部门发挥政策引导、组织保障、资金补助的作用;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发挥师资整合、课程设置、组织教学的作用;欧美泰公司等企业发挥创业指导、技术支持的作用;牙象村等乡村组织村民、收集学习反馈及提供实训基地。
2.实施“政校企村”融入式合作,“全过程”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聘请政府部门领导、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农业技术专家、示范村村干部参与培训指导委员会,共同研讨培训方案、评议培训的重要教学环节、反馈学员的评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培训全过程,动态调整“双高村官”人才培养方案。
(二)针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实施“三扶三训提质”工程
1.扶贫工程——面向传统行业新应用技术的“授渔”脱贫培训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精准扶贫、技术先行,面向粤西乡村地区的传统行业开展新应用技术培训15962人次,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授渔”脱贫培训体系。
(1)政校村联动,实施贫困农民新应用技术培训。联合党委政府部门,面向农业种植业,开展“花期管理”“番石榴种植技术”“剪枝实操”等技术培训;面向建筑业,开展“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知识”“房建识图(建筑、结构、水电施工图)”等技术培训;面向厨师行业,开展“刀工勺工实操”“雕刻实操”“艺术拼盘”等技术培训。合作企业举办农业技术培训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80人,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95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490人,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2)政校企合作,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技能证书培训。政校企合作开展农民工电梯技术培训,参训学员考取电梯特种行业操作证,与公司直接签约上岗,平均月薪达4000元以上,实现“培养一人,脱贫一户”。政府部门出资283万元与学校共建渔船驾驶及轮机模拟操作实训基地,开展渔业高级驾驶职务船员、渔业高级轮机职务船员等培训,共有119人获得一、二级船长及轮机长证书;累计培训渔业船员和普通船员5459人,帮助渔民掌握技术、顺利上岗。
2.扶志工程——面向基层管理的“双高村官”栋梁支撑培训体系
面向基层管理需要,实施“村官大学生培训工程”,着力扶志,构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双高村官”的栋梁支撑培训体系,培养了1709名“双高村官”。
(1)构建“职证训服”融通的课程体系。面向新型职业农民“村官”岗位群,形成“双高村官”课程体系。开设思政课等,强化“扶志”,增强学员带领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加强社会实践,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传承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革命红色基因,引导学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据课程开发途径,使职业岗位、课程、证书、培训、社会服务等元素相互融通,学历教育与技能证书结合,实现学历与能力“双提升”。
(2)构建“四维空间”一体化教学法。实施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四维空间”一体化教学法,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让学员掌握高技能。
“空中课堂”,即依托“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展理论讲授及案例分析。学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解决了学习时间分散的问题。
“固定课堂”,即在区(县级市)5个固定培训基地开展课堂讲授及模拟训练,既方便学员就近学习,又增强了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流动课堂”,即根据学员学习特点分段安排课程,上午课堂讲授,下午到典型示范村现场体验。开设“村官课堂”,鼓励优秀农民走上讲台“现身说法”。
“田间课堂”,即专家、教师走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实践。如到池洞镇蒲垌村现场指导百香果和青梅种植、山地鸡养殖等技术,到化州市新安镇“木立果园”指导番石榴种植技术。
3.扶智工程——面向农村新业态的“头雁工程”造血循环培训
在扶贫过程中不断“增其智”,开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直播“网红”等新业态培训6182人次,构建“头雁工程”造血循环培训体系,带动当地农民实现致富梦。
(1)因产施训,实施创新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针对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开设“金融与信贷政策”“农业发展动态与新技术”等专题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涌现了“信宜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创办“木立果园”的“化州新型职业农民”等。成立天泰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户社员1000多人,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3000多亩,带动当地1500余户农民就业,户均年收入6万余元。
(2)因村施训,实施“一村一策”“头雁”培训。根据《茂名市万名乡村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实施“一村一策”新时代新技能培训模式。在盛产圣女果的滨海新区电城镇架炮村开展“农产品网络直播销售技能”培训,在参加“美丽乡村”评选的滨海新区电城镇白蕉村开展“美丽民居设计建造技能”培训,在建设“摩天小镇”的高州市马贵镇周坑村开展“乡村旅游培训”等,有效提升培训效果。
联合茂名市旅游部门开展“一村一品一网红”培训,打造“网红”农民IP,充分利用手机“新农具”,实现农产品及乡村旅游网上推广。
(3)因技施训,实施“科创种子”“雨露”培训。新业态需要新技术,成果团队依托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广东BIM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BIM建模与BIM考证培训,培训123人;开展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茂名滨海新区产业技能人才工程”,培训817人次;与茂名市水果电子商务协会合作,共建“线上直播合作项目”,开展农村电商技能扶贫培训1200人次,培养“科创种子”。
二、应用与推广
(一)应用效果
1.贡献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教学成果
(1)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规范》市级标准。
(2)建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1门、校级3门,获得省级教学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
(3)建成广东省工程中心1个、市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村镇人才培养实践基地5个、校村共育人才培养基地2个。
(4)成果团队成员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广东百佳新型职业农民”等称号,1人被评为茂名市名教师,1人被聘请为教材编审专家、师资培训专家。
2.搭建了新型职业农民泛在学习资源平台
(1)建成“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教学资源库”,形成了包含5种类型、12个岗位、137门课的课程体系。
(2)编辑《三农信息》资料,在全市各乡镇免费发放,供农民学习。
(3)开设“三农传媒”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农民推送学习信息。
3.提升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质量
(1)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村官大学生”1709名。
(2)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23853人次。
4.服务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的能力提升
(1)成果团队拍摄的《领头雁——茂名市“头雁工程”学历教育培训纪实》《木立果缘》被茂名市作为全市基层党员教育片。
(2)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个。
(3)完成4000人次的新时代新农民新技能培训,其中针对11个省定贫困村培养技能农民500人次。
(二)成果推广
1.媒体宣传
学校开展的“村官大学生培训”工程被面向全国推介,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地主流媒体先后27次对成果进行报道。
2.政府部门采用
成果部分内容被纳入《高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电白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发展规划。
3.宣讲推广
团队成员受邀到粤西、粤东、珠三角等地区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国有企业、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讲座36场,受众8000多人,推广效果明显。
(梁辉良 程鹏 李梓萌)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