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湖北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6-21  阅读:次   |
42.9K

  ■教育这十年地方经验

  近日,记者来到武汉大学校园内“启明星”卫星发射及测控第二现场,直击“启明星”测控全流程。和大多数卫星不同的是,这颗“启明星”卫星以学生团队为研制主体——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团队耗时3年研制成功。该研究团队中,超过半数都是研究生。

  “启明星”的成功,是近10年来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坚守质量、快速发展的有力见证。

  10年来,湖北毕业研究生由3.28万人增长到4.41万人,增长34%;高校获评两院院士54人(全省81人),省级人才项目支持高校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100多人;2021年,湖北高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55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由1567项增加到2096项,增长33.8%……日前,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上,湖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建设研究生高等教育强省,打造人才创新高地的显著成果。

  建设一流学科,构建一流大学体系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届材料文化节活动现场,“昆仑杯”陶艺大赛、新材料梦工厂创新创业训练营、“普赛达杯”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制备大赛等各类活动精彩纷呈,相关大赛研发成果层出不穷,学校浓厚的材料文化氛围引人入胜……材料文化节的各方面“出圈”,彰显出该校“世界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国家学科排名A+、世界ESI学科排名前1‰的强劲实力。

  2017年以来,包含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内,湖北省财政每年投入30亿元专项经费,支持已有的7所部属高校3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17所省属高校29个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居全国第4。

  近年来,湖北各高校对接国家与省内发展大局,明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依托优势学科资源,打造特色学科群,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培育、发展国际国内“双一流”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协同发展,多建“高峰”、压缩“平原”,在不同领域、方向争一流,力建一流大学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以“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带动环境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发展势头强劲的学科建设,将有限的办学资源聚集到优势和特色学科上,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水平。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3个专业入选国内“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近年来,该校研究生教育始终围绕强势学科坚持钢铁冶金特色,结合行业最新科研动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创新人才。该校研究生与导师聚焦钒研究,助力中国成为钒强国;“双创者”转化科研成果,建成中国芯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

  为加快建设一流学科,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湖北实施“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行动”,重点建设10个左右学科,夯实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基础;实施“国内一流学科争创行动”,加强建设30个左右学科,壮大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基本盘;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动”,支持建设150个学科(群),提升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此外,紧盯一流目标,湖北各高校不断抓好导师队伍建设,抓好课程改革,抓好培养环节等,努力构建一流大学体系,不断提升湖北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坚持内涵特色,深化学科内部改革

  “2016年以来建设医学交叉创新团队42个、研究生交叉课程10门、交叉基金132项,2019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科研伦理文章,在CNS上发表医学论文7篇,博士生张博‘全球首创的全数字PET系统及产业化’工医交叉项目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谈到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在医学相关学科领域,打造“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机制,创新“医学+”复合型研究生培养路径,深化学科改革发展的诸多工作成果,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新亮如数家珍。

  自2007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启动创新研究院建设,打破学科之间壁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研究院作为多学科交叉优秀博士生培养的特区,以重大现实问题为牵引,跨一级学科培养一流博士生。同时,该校深化科教协同、产教协同等,依托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建立华中大—武汉钢铁集团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旨在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深化学科改革历程,是湖北省各高校不断优化学科内专业结构,推动学科特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2021年,湖北省出台推进新时代湖北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35条措施,包括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服务国家战略和湖北需求、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主要内容。以35条措施内在改革为原动力,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加强建设网络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部等新兴学院平台,加快优化重组学科内、学院内布局结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华中师范大学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生培养体系,面向社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人工智能特色,促进网络教学、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广泛使用。此外,学校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与中国联通、联想集团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建立18个教学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培养智能时代卓越教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推动法与经济学科群内部深度融合,探索设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治理法学”等26个自设交叉二级学位点,打造法与经济学一流学科体系,率先在全国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与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的财经政法深度融通……

  “十三五”以来,湖北省新增基础学科、哲学社会科学、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博士点56个、硕士点272个。2021年11月,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又印发了关于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布局的相关文件,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5个万亿产业、10个五千亿产业、20个千亿产业集群均有一批学科专业紧密对接。

  坚持“四个面向”,深度融入发展大局

  走进武汉大学的“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映入眼帘的第158窟,就是敦煌著名的涅槃窟。石窟景象细腻华美,令人近距离感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石窟的复原展陈,正是武汉大学研究生团队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测绘学科、考古学科等重点学科背景优势,为传承敦煌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

  紧紧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2021年武汉大学考古学科入选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学科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数字中国、文化润疆等重大战略并深度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近年来,包括武汉大学考古学在内,湖北高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集成电路、网络空间安全、关键软件、生物育种、考古学等领域,承接实施国家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5个。此外,湖北高校支撑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不断提升,现有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两个国家大科学设施和1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研究,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湖北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立新教授研究生团队于2020年12月开发了一种基于编辑酶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突破了现有检测方法对于荧光定量PCR仪的依赖,提高了检测特异性和准确度,30分钟内出检测结果且准确度高达100%,对保护公众安全和控制疫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教授研究生团队联合其他团队,历时8年持续攻关,开发出在高真空、高低温、强剂量紫外线等极端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鲜艳本色的高性能纺织品国旗,跟随“嫦娥五号”登上月球,代表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独立展示。

  面向经济主战场,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博士李斌参与“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研制,该项目获得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带动了国产激光焊接和切割装备的跨越式发展。机械学院2016级硕士李扬威在工研院实习期间,独立设计并调试完成被进口垄断的光纤拉锥设备一套……

  10年来,湖北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坚持“四个面向”,深度融入发展大局,坚持以各领域各类型成就服务社会,还开展了“博士服务团”活动,引进人才智力支持270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650场次,培训20多万人次;实施“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科技振兴行动计划”,确定1502个高校科技支持服务乡村振兴项目,为乡村振兴作出明显贡献。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