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创新“高职—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情境浸润·德能兼修·素质培塑 ——吉林师范大学创新“高职—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教学体系与工程实际紧密耦合、教学模式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相匹配,吉林师范大学在“高职—本科”分段衔接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培塑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三维核心素质为目标,以工程化教学体系、立体化教学平台、多元化教学模式、新型化教学队伍为主线,初步构建了“德能融合、校企联合、竞创结合”的新型培养模式,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带领学生体验真实职业情境中知识的转化和运用,在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中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培养有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能的卓越计算机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维度一:理想信念
“七位一体”的德能融合思政体系
学校在“高职—本科”衔接课程和实践体系中,突出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效,建立了“七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以师资队伍为关键,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解决学生的思想“包袱”;以思政元素为灵魂,充分挖掘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学科的本质特征、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学科发展前沿内容中的思政闪光点,点燃专业课程思政的“火炬”;以素材资源库为基础,借助红色地标城市的地域优势,组织学生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四保临江烈士陵园、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抗联英雄,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强化开展课程思政的理论自觉与行动自觉;以专业思政教材为保障,建设课程思政校本教材,将中国的古典哲学之美、百家争鸣的文化之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之美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之美与教材章节知识深度融合,在点滴浸润、潜移默化之中见育人成效;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核心,以考核实效为目标,以“微思政”为补充,将“一维课堂扎根、二维实践锤炼、三维网络催化”的多维立体运行机制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显隐互辅、贯穿共进、环链嵌染”培塑卓越工程师。
维度二:职业能力
基于“岗位—项目—能力”重构课程和实践体系
通过大数据分析网络招聘的岗位需求,结合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践项目,确定企业岗位群项目集;学校和企业教师通力协作,深入剖析完成企业岗位群项目所需具备的各项工程应用能力,构成企业岗位需求能力集;提炼岗位群中各岗位均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和工程技能,构成岗位群的核心能力集;对核心能力集中各项职业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将能力子集按难易程度分类后重构课程和实践体系。基于“岗位—项目—能力”的课程和实践体系确保人才由“入口”直达“出口”,帮助毕业生避免就业“缓苗期”。
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强调工程实践的导向作用。以项目实践牵引,充分利用线上网络资源和线下实践资源实施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课前布置项目子任务形成初步解决方案,课中翻转课堂进一步优化解决方案,课后小组协作完善解决方案。将学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项目专题研究、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企业训练计划相结合,打造多元化培养模式,让学生始终位于工程教育活动的中心,增强了教学和实践体系的实施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构建立体化教学平台
依托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和高新企业的优质资源建立虚拟教研室,发挥“教学—科研—企业”资源优势互补作用,纵向贯通专业基础与专业综合实验平台,横向连通专业实验平台与学科研究、校企共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构筑了立体化实验教学平台,产学研一体,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作用。
打造新型教师队伍
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三结合”机制,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校内专职与企业兼职相辅相成,建成了一支“学科交叉、研教兼备、专兼结合”的新型化教师队伍,形成了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维度三:创新意识
“双元互动、工学交替”的新型培养模式
以培养面向企业应用需求的“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将“从做中学”作为指导思想,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构建了基于“TwoinOne”的“双元互动、工学交替”新型培养模式,将教学和实践体系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境中体会知识的运用,确定学习和实践的目标,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
“学科竞赛+双创”实践创新能力“双驱动”培养模式
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促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与实践能力,加入教师的工作室或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在团队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竞赛、大数据竞赛、软件外包及网络安全竞赛等多方向学科竞赛。基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构建“学科竞赛+双创”实践创新能力“双驱动”模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就业创业及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
(英昌盛 逯洋 董延华)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