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产业发展 助力学生成才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立足服务区域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小改小革”,探索形成一套基于企业一线问题库、校企相长的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解决方案和改革成果。学校成为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连续21年获评“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课赛训研”一体化,专创融合
“你用什么方法?怎么做?”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梁云在授课时,没有像以往一样对学生说“工作要求你这么做”,而是提出了上述思考性问题,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梁云结合实训装备,分析装备应用的技术和拓展应用的领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学习迁移能力。这种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学校全面普及。
依托覆盖全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工作十余年,创新形成了“课赛训研”一体化专创融合育人模式。
一是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改革课程体系与内容。实施“课程双创”行动计划,要求每个专业不少于2门课程明确“双创”教育的目标、内容并结合“双创”考核。实施“新技术引领”行动计划,每个专业开设不少于24学分的新技术、新业态课程,共建成课程408门。
二是将“双创”教育融入竞赛,竞赛与“双创”相互促进。以“双创”大赛为抓手,带动专业教学与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通过比赛检验专业教学成果。设计实施以产业为导向,与地方名企联办“双创”大赛,从2020年至2022年累计参赛项目13664个、学生4.2万余人次参赛,参赛项目直接对接企业真实生产问题及需求。2017至2022年,学生参加“双创”大赛累计64437人次,参赛项目共计17369个,获国家竞赛奖项162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特等奖、金奖、一等奖15项。
三是“双创”教育融入专业实训教学,提升实训教学内涵。广泛实施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导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将课程目标落实到考核标准中;借鉴国家、行业标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形成全方位考核体系。打造有6000余名学生参加的“博奥机械协会”“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等35个学生社团,形成“恒美公益”等系列品牌“双创”实践活动。结合学生专业,实施“一案到底+针对性分析画布”教学法,实施“兴趣培养—商业计划撰写—实物制作—产品推广”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项目体验、路演、实践来实现“双创”项目与教学、创新的紧密结合。
四是“双创”教育融入研究项目。鼓励引导学生开展“双创”活动,实施与专业结合的“双创”项目210项,发明专利授权56项。近三年立项大学生项目150项、横向项目80项。开展技术技能精英“天工班”试点,依托学校工程技术实践中心、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基地开展教学和训练。
“课赛训研”模式让校内近4万名学生受益,实现了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教学与工作对接,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反哺学校教学与科研,提高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就业与创业”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入选国家规划教材,“创新创业基础”入选国家文化产业资金支持媒体融合重大项目;创新创业团队获评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许明获评“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打造‘三融合’创新创业育人生态圈”入选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产创耦合、专创融合,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创新型工匠”等4个案例入选2021年机械行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以企业一线问题为导向,产教耦合
“我们一直都以企业的问题为导向机制、对接企业的需求来解决企业出现的问题,助力企业发展。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学校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富春说。螺蛳粉产线项目就是把企业技术项目所需的创新引入创业的成功案例。柳州螺蛳粉产业原来都是手工煮粉,包装现场多为人工操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螺蛳粉火爆全网,供不应求,袋装产品3个月后才能供货。项目通过自动化生产方式解决产能和效率问题,又以机械化作业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教师以企业一线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已成常态。
以企业一线问题为导向、产教耦合的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改革探索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理念创新。创新性提出“小问题,大志向”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理念。二是方法创新。创新企业一线问题库政校企“五步”共建法。政府部门搭台,校企联手,将企业问题与问题解决方案相结合,实现问题收集、筛选、入库、跟踪、解决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企业问题源于生产管理一线,成果也服务于一线,在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循环中形成各类形式的知识成果固化,校企建设主体同提高共成长。三是模式创新。创新了基于企业一线问题库的“课赛训研”一体化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顶层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组建大师引领的校企混编团队,构建素养、专业、管理、创新“四体系”课程体系,企业一线问题进课程、进竞赛、进实训、进项目,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
2016年,学校与柳州市柳东新区管委会共建集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多方协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协同创新研究院”,它将“双创”教育融入产业发展,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人才培养、技术提升和社会服务,探索形成了人才、技术和文化融合,设备、平台、成果和利益共享的“三融合四共享”协同创新机制。
该院近年开展科技攻关项目逾400项,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800余项,引进(孵化)30余支“双创”团队,获发明专利67项,科技成果转化63项。学校科研水平大幅提升,获市厅级以上科技项目206项,专利授权377项,助力逾三成柳州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入选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成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示范实训基地10个。工作案例入选2021年国家教育部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及机械行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秀案例。
“高性能轻合金研发应用中心”是“协同创新研究院”众多科技平台里的一个。负责人楼华山博士率领的创新团队与柳州市一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科技攻关,以提升汽车轮毂材料的性能为企业助力。“一只轮毂节省了10元成本,2021年公司年产180万只轮毂,节省下1800万元,减掉的重量都变成了利润!”一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龙先生说。这是学校“双创”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众多例子中的一个。
2020年,校企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等7个产业学院,为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产教融合平台,取得显著成效。作为饮食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型,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以辅修班、订单班等形式送教上门,为螺蛳粉产业发展育训赋能;参与柳州螺蛳粉产业相关领域柳州市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预包装螺蛳粉辣椒油配料包制作工艺规范”等4个申报项目均获立项;在两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螺蛳粉项目获得一银一铜的好成绩;2021年申报的“高职院校特色学院实践探索——以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为例”获柳州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创新创业教育助推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
十余年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使学校毕业生中涌现出大批柳州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其中,有一专多能、“全身是刀把把利”的丘柳滨;有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优秀教师甘达淅;有为乡村振兴创造2000余个就业岗位获新华网报道、香蕉种植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的文连军;有潜心攻坚克难,拥有国家专利21项、软著8项,自主开发工业机器人夹具设计专家系统1套,创业项目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的黄浩;有2021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银奖的在校生关意帆……
学校毕业生中有12人获全国、广西五一劳动奖章,1人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强,5人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成立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逾9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达96%;毕业生创业353人,创造经济效益4.89亿元,累计带动就业超2000人,为区域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双创”教育理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石玉丹 鞠红霞 罗世华)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