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善用职业教育资源上好高职“大思政课”
善用“大思政课”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较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用好蕴含其中的职业教育资源,有利于推动“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大思政课”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落地见效。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发掘和运用职业教育资源,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多元育人主体”“形成协同育人格局”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格局、新举措融入思政课创新发展,探索建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高职“大思政课”教学新范式。
用好职教故事
丰富“大思政课”教学内容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层次从低到高、规模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始终在稳定和扩大就业、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且独特的作用。当前,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重大价值更是得以进一步凸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丰富拓展“大思政课”教学内容,学校要求思政课教师善用大历史观,从历史和现实等维度为学生讲好我国职业教育的绚丽发展篇章。实践中,教师运用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现实使命、未来图景等鲜活素材,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国家重大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期待,教育引导学生体会“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职业教育新目标定位,感悟“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尚,拓宽职业视野,增强职业自信,立志成长为各行各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甚至是“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凭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用好职教力量
建强“大思政课”教师队伍
能否上好“大思政课”,关键在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的社会力量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大思政课”多元育人主体和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方面具有丰富资源和天然优势。为抓好队伍建设这一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牛鼻子”工程,学校建立了用好社会力量建强“大思政课”多元育人主体的相关体制机制。首先,建立“大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贯通学校内外,统筹各方力量,通过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在建构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中切实让“思政小课堂”深度融入“社会大课堂”。其次,建立“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训提升机制,学校在推进思政课教师融入行业培训中的同时,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注重提升行业企业人员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再其次,建立“大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学校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建立“大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学校注重创新方式,多措并举引导社会力量依法参与到职业教育中,主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特别是育人胜任力。
用好职教资源
加快“大思政课”内涵建设
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发展基础薄弱、科研水平不强等短板。学校以办好有职业教育味道的“大思政课”为目标,坚定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善用各类职教资源,找准上好高职“大思政课”的发力点、聚焦点和关键点。首先,利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为直接、更为紧密的优势,多方争取社会资源,善于整合地域资源,完善建强校本资源,“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用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撑“社会大课堂”的开展。其次,利用职业教育更注重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职教环境中延伸拓展“大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场域,包括田间地头、车间厂房、市场商场等,让“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真正落地见效。再其次,利用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塑造高职“大思政课”的品牌特色,在社会生活中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技术改变人生”“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等当代中国职业教育新风尚浸润高职学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引导青年一代在职业教育改革大潮中树立职业自尊和职业自信,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在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时代背景下成就出彩人生。
总之,办好新时代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必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办好思政课的比较优势,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现深度融合、同频共振。(黄振宣)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