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思源基金”的探索与实践
“小平台+大思政” 推进高职多元协同育人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思源基金”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从2007年开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慈善总会联合设立了以助学帮困为主要形式的自募自助式基金——“思源基金”,初衷是通过“捐资”实现“解困”,帮助学生“成才”。经过15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将“思源基金”资助育人深度融入“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充分拓展其功能,把“扶贫”“扶弱”与“扶智”“扶志”相融合,健全学校全员参与、各部门协同、各教育教学环节统筹推进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不仅帮助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而且在全校师生中发挥了很好的育人作用。
“思源基金”多元协同育人模式以“思源”为育人理念,借助“思源基金”平台载体,发挥北仑区慈善总会、企业、专业师资和校友等资源优势,打造了“发展型资助平台”“公益实践平台”“文化传承平台”三个“小平台”,开发了“精神激励课程”“能力拓展课程”“道德浸润课程”三门“大思政”拓展课程,探索了“思政+”立体化育人路径,形成了“双向闭环、多方联动、逻辑递进”的思政育人长效机制,思政育人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育人特色不鲜明、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传统思政育人课程的延展性有待拓展、覆盖面有待扩大,学校思政育人载体的支撑力度不够、协同程度较弱等问题,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展型资助”推进资助育人内涵式发展,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受助学生制定个性化成长发展方案,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和就业帮扶,给予其更多人文关怀。
坚持目标导向
依托“思源基金”,健全多元协同思政育人模式。校党委牵头成立“思源基金”育人领导小组,依据学校《章程》,制定了《“思源基金”协同育人实施方案》和《“三全育人”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在全校推广实施,并制发《“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管理办法》等标准,完善思政育人评价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发展型育人等具有明显校本印记的“小平台”载体,开发“精神激励课程”等具有针对性的“大思政”课程,探索形成了实效性较强的“思源基金”多元协同育人模式。
盘活多方资源,打造三个“小平台”育人载体。一是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发展型育人平台。联合北仑区慈善总会成立校内工作站,合作搭建公益服务载体;发动合作企业、毕业校友和师生力量,多方渠道募集资金,为“思源基金”注入强劲动力和“活水”;依托校外公益活动、校内发展型项目,打造义工志愿服务和思源阳光成长工程。二是整合专业资源,打造公益实践平台。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立“思源超市”“有爱小屋”“爱心维修站”和“艺源服务站”等专业实践育人平台,发挥学生专业技能优势,开展专业实践服务。三是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传承平台。开设“思源学堂+思源讲堂+思源非遗馆”等思源文化体验传承载体,借助杰出校友、专业教师、文人学者、非遗基地、校史馆等实施思源文化浸润工程。
依托“小平台”,开发三门“大思政”拓展课程。一是依托发展型资助平台,打造精神激励课程。通过“思源基金”发展型育人平台,将资助和反哺、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强自立、乐于奉献、拼搏进取的精神。二是依托公益实践平台,打造能力拓展课程。通过公益实践平台,以培养职业素养为导向,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渗透工程素养和管理素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三是依托文化传承平台,打造道德浸润课程。通过文化传承系列平台,实施思源文化浸润教育,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感恩诚信、团结友善的素养和完善的人格。
坚持创新导向
提出了“思源”育人理念,丰富了全人教育理念和协同理论。成果以全人教育和协同理论为指导,依托“思源基金”,打造了多方联动的“小平台”育人载体,围绕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精神激励、能力拓展、道德浸润“三递进”阶段,开发“大思政”拓展课程,以“思源”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激励学生自强自立、精益求精、锐意进取,反哺学校和社会,使“思源”理念内化为学生终身秉承的信念。
探索了“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路径。创建“思源”实践教育基地,将商贸类、艺术类、信息工程类和化工类专业技能实操项目融入“思源超市”“有爱小屋”“爱心维修站”和“艺源服务站”等实践教育平台,开创“思政+专业技能”育人路径。联合北仑区慈善总会,面向西部“三区三州”,通过支教、结对帮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优质平台,开辟了“思政+精准扶贫”育人路径,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形成了“双向闭环、多方联动、逻辑递进”的思政育人长效机制。通过“思源基金”的“捐资—解困—扶志—成才—反哺—捐赠”运行,形成了“双向闭环”思政育人模式,激发了“思源基金”育人的内驱力。通过多方联动,整合政府部门、企业、校友、专业等校内外育人资源,拓展了“思源基金”的育人广度和深度:育人对象不仅涵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而且辐射所有在校学生;除了激励学生在校期间自强自立、知恩感恩,还引导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努力拼搏,反哺“思源基金”。通过“显性”平台与“隐性”课程的融合,建立了阶段递进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实现了育人全覆盖,将“漫灌”与“滴灌”有效融合。
坚持成果导向
育人成效显著提升。412名受助学生毕业后事业有成,共反哺“思源基金”近200万元。12名学生先后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高职学生“阳光奖学金”特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宁波市十大杰出青年和首席工人等荣誉。学生共获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国际奖项25项、国家奖项75项、省级奖项1226项。毕业生就业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12%,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9.06%。
示范引领作用显著。项目入选2021年教育部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先后获得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华慈善总会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文化育人示范载体等荣誉。学生社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会”入选全国百佳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出版《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等专著4部;编制《思源故事》等学习读本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4篇。
社会影响力广泛。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和同行认可,共有国内本专科院校2100批次16650人次到校交流学习,成果被全国300余所院校采纳应用。联合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共同设立了助学基金,资助金额达92.4万元,真正实现“思源基金”育人理念在其他高校生根发芽。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高度评价了“思源基金”的育人理念和成效。主流媒体对成果进行了多次采访和专题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思源基金”15年来一直坚守和秉承“自强自立、诚实守信、感恩社会、传递爱心”的思政育人理念,探索创新了从基本的保障型资助育人到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工作模式,培养了学生爱党爱国、自立自强、诚信感恩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未来,学校将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进一步探索“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升精准育人实效,为国家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陈之顺 刘沪波)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