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行业类高职思政金课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10-18  阅读:次   |
42.9K

  “我们要用活每一份高铁文化资源,将高铁与思政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高铁+思政’的集群效应,在青年学子心中埋下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的种子。”作为一个地处中部非省会城市的铁路高职院校,怎样把思政课上好?怎样把先进的高铁文化深度融入学校的思政教育?怎样把思政课上到学生们的心坎里,让他们愿听、想听、爱听?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用“三层三维三链”思政课教学模式给出了一个满意详尽的答案。

  系统化构建“三层衔接”高铁特色思政课课程体系

  学校将高铁元素全方位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构建以思政核心必修课为主体、思政限选课为延伸、思政任选课为补充的层层递进、功能互补、有机衔接的“三层衔接”高铁特色思政课课程体系。

  第一层结合高铁特色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4门思政核心必修课,培根铸魂,夯实理想信念。第二层开好“匠心点亮人生”等4门思政限选课,培养新时代高铁人的基本素养和职业操守,为学生特质培养奠基。第三层开设“高铁先锋谈理想”等4门思政任选课,引导学生见贤思齐,追求卓越,实现全面发展。

  系统化实施“三维立体”高铁特色思政课教学体系

  传统思政课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不鲜活、教学方法缺乏吸引力、教学载体体验感不强”等现象,导致思政课教学实施针对性不强。学校针对以上问题,融入高铁资源,从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载体三个维度,创新性构建了“三维立体”高铁特色思政课教学实施体系。

  一是将高铁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紧紧围绕“人民铁路为人民”这条主线,把铁路人敢为人先和甘当铺路石的精神有机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并整合教学内容,实施高铁特色专题化教学,将教材体系转化为体现行业特色的“精准式”教学内容体系。

  二是创新教学方法,实施“高铁导师+思政课教师”双师联动教学,建立高铁先锋德育名师工作坊,实施高铁导师和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并基于“高铁岗位关键素质要求”,开发“收集问题—精选问题—问题成链—师生互动—学生收获”五步问题链教学方法,开发集通用资源和高铁行业资源于一体的高铁特色思政课教学资源库,打造高铁特色思政课慕课群,构建“资源库+慕课+APP+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

  三是优化教学载体,建立高铁文化博物馆、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展示厅、轨道交通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南峰山高铁文化广场、高铁发展文化墙、高铁工匠展示墙“1馆1厅1中心1广场2文化墙”;建立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株洲机务段、左权故居等25个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形成以高铁实践育人基地为引领的高铁实践育人、红色实践育人、社区实践育人、法治实践育人、国防实践育人、乡村振兴实践育人6大实践育人基地;聚焦“实现高铁梦和中国梦”实践主题,打造“6大实践育人基地+1个实践主题”的“非常6+1”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将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校内高铁文化场馆,从校内搬到校外真实的高铁制造、运输现场,搬到真实的红色圣地等,推动思政课“活”起来。

  系统化创新“三链共育”高铁特色思政课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导入高铁标准,系统化构建“三链共育”高铁特色思政课质量保障体系。导入“规划—研发—制造—使用—改进”的高铁产品全生命周期运行理念,建立“课程体系规划—具体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生产—教学实施—诊断改进”高铁特色思政课全生命周期教学链,出台具有高铁特色的《思政课课程建设标准》等20个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测点和预警值,推动教学质量螺旋式上升。

  首先,紧扣高铁专业立德树人要求,建立思政课教师、高铁先锋“一对一”联系高铁专业群精准育人制度,高铁先锋全程化参与专业群课程思政,同时,开展“通质+高铁特质”学生素质教育创新行动,实施学生素质发展护照制度,实现学生“千日成长”全过程记录,推动思政课程与其他各门课程育人同向同行、有效贯通,构建高铁特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链。

  其次,融入高铁育人资源,建立“高铁企业导师评价+思政课教师评价+辅导员(班主任)评价+社会服务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的“六方”全员主体评价链条,实施“课前+课中+课后”“三环”全过程考核评价,构建“学生出勤情况+学生课堂表现+日常表现+高铁主题研究性学习成果+高铁特色慕课学习+期末考核”的“六维”考核评价机制,高铁企业导师注重职业素养评价,校方注重思政理论素养评价,家长、社会以及学生本人注重综合评价,构建了具有高铁特色的“全景式”思政课考核评价链。

  (作者  朱华玉 周少斌 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