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教育法治和政策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教育法治和政策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邓传淮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求真务实,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政法司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要求,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推动教育法治和政策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报告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深入领会大会精神实质,切实做到“五个牢牢把握”。要坚持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读原文、悟原理,细学深研、反复揣摩大会报告和大会系列讲话及相关文件,通过学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大论断,进一步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要坚持学中干、干中学,把握好、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工作中始终做到“六个坚持”。要把学习大会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要把理论学习同宏观教育政策研究结合起来,围绕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重大部署开展深入研究,深刻思考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内在联系,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强国的内涵外延和实现路径等重大问题,强化政策储备,高质量做好文稿起草和决策咨询工作。
二是推进依法治教,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保障。报告将全面依法治国单独列出、专章部署,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深刻革命,意味着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从方式方法到能力本领,都要有一个全方位、深层次的转变。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依法治教水平。加快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推动制(修)订学前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修订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等规章。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和政策一致性评估,推进教育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编制发布教育部权责清单,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加强“三评一竞赛”规范管理,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坚持依法治校,持续推进高校章程修订工作,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推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依法治理“校闹”、中小学教育惩戒、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等规章制度落地见效。
三是加强法治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教育系统蔚然成风。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教育系统有2.91亿名在校生、1800多万名专任教师,人数众多、影响面广。要提升教育系统普法工作质量和水平,着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体干部师生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以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办好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和“宪法晨读”活动。深入推进“互联网+”法治教育,加强青少年普法网络平台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法治教育教学能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法治资源教室建设。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教育与历史、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相融合,潜移默化提升师生法治素养。
四是建强干部队伍,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报告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管党治党的高度警醒和战略自觉。要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在工作和学习中注重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持续加强党性锻炼和品德修养,努力做到忠诚、干净、担当。高度重视干部成长,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强化思想引导、人文关怀,激励引导干部积极作为,在磨炼中不断进步。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注重防范化解教育法治和政策研究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隐患。全面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各项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持续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