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景观彰显大学精神
11月的北方大地寒意甚浓,而南方依然温暖如春。在东湖之滨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里,我每天不仅感受到年轻的气息,还可以领略校园文化景观之美。师生们在校园里足不出户,一样可以把日子过成诗。
不久前,这所大学刚过完70岁的生日。地质报国的豪情不仅彰显在校园里张贴的海报上、横幅中,还写在师生的脸庞上。穿过校园南望山隧道,进入北校区,在一处空旷的广场上,一尊器宇轩昂的雕塑,令人过目难忘。
从远处看,这尊名为《攀登》的雕塑高大雄伟,上半部分的攀登者雕像,由五名登山科考队员组成,雕像中,有的高举冰镐,有的手持“登山队”的队旗。每个雕像看上去神采奕奕,他们注目远方,眼神里充满自信。而雕塑的下半部分,是一个具有现代风格的不锈钢地球穹顶造型。穹顶的内部,则是声光电的装置,若是晚上来参观,整个雕塑显得“光彩照人”。
《攀登》雕塑高8.848米,取意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86米;穹顶宽6.37米,取意于地球半径6371公里。这尊雕塑融合了珠穆朗玛峰、地球、校史等元素。这所大学作为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的大学,由于专业和学科的关系,师生们每年都要到广袤的自然界进行地质实习和地质考察,在此过程中,攀登一座座山峰,成为基本的工作技能。从这个角度看,这所大学和户外旅游和运动有着天然的联系。
野外地质工作现场,往往在群山、在密林、在江海之畔、在荒芜的高原,这些地方虽然人迹罕至,却能看到常人难以见到的壮观美景。现在很多人愿意花费大成本,从事户外攀登运动,而对这所大学的师生而言,攀登高峰早就融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这所大学里,很多师生和校友,走过最长的路,登过最高的山,见过最美的景。比如2012年至2016年,师生们组成的登山科考队,不仅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还成功穿越地球南北极的极点,他们带回珍贵的地质样品,开展后续的科学研究。今年4月,陈刚教授带着念大学的儿子登顶珠峰。他们不仅采集地质样品,还开展高山测量,书写了教授父子同登珠峰、共同科考的佳话。
《攀登》雕塑用浪漫现实主义的方式,展现这所大学扎根中国、胸怀天下、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精神,昭示着师生不仅攀登自然的高峰,还攀登科学的高峰和人生的高峰。这尊雕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和这所大学的气质全然吻合。在这尊雕塑周围,不时有学生走过,拿手机拍照。一尊雕塑,也许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感染人、影响人,慢慢地成为一种文化。
如果说《攀登》雕塑昭示了师生们攀登自然界高峰的勇气,那么校园里的另一处文化景观——“院士长廊”,则把攀登精神内化到地质报国的信念中,攀登科学高峰的张力扑面而来。“院士长廊”在校园西区地勘楼广场前的中轴线两侧,也是师生们的学术膜拜之地。作为钢架结构的院士长廊,如同一本一本的书打开着。在每一本“书”中,则是院士们的一幅幅画像。
这些院士都是国内响当当的“地质大先生”。如“院士长廊”中的第一幅画像冯景兰教授,195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历经新旧两个时代的他,深知矿产资源在国家建设中沉甸甸的分量,他把地质人才培养和地质找矿相互结合,提出“封闭成矿”的概念,在矿业开采中发挥巨大作用;矿床地质学家袁见齐院士,是中国盐类矿床研究的开拓者,为柴达木盆地的钾盐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杨起院士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煤田地质及勘探专业,是煤田地质研究领域的领跑人;赵鹏大院士1983年至2005年任该校校长,研究中提出了“三联式”矿产定量预测理论和方法体系,获得了国际数学地质协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章……
这所大学作为中国地质教育的摇篮,每千名地学类毕业生中,就培养出一名院士。这样的人才培养成就,在国内首屈一指。70年来,这所大学涌现出近70位院士,正可谓“地质大师成群来”。院士长廊没有华丽的装饰,是校园里最朴素的文化景观,也是一道砥砺人心的风景。
20多年来,“院士长廊”的长度在不断延伸,也意味着更多的毕业生攀登科学研究的顶峰。每每在“院士长廊”漫步,我就想到这些院士们,曾经跋涉山河、风餐露宿、沐风栉雨,为祖国寻找矿藏的身影。
教学楼后面的树林里,一尊校友张国旗的半身雕像,则讲述着挑战人生高峰的感人故事。张国旗1989年从这所大学水文地质专业毕业后,主动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山西老家的陵川县水利局做一名普通的技术员,竭力为家乡百姓解决吃水难的问题。2001年在一次井下作业时突遇井壁塌方,为了保护他人,献出了年仅33岁的年轻生命。张国旗的故事曾经在三晋大地广为传颂。为了纪念这位平凡又伟大的校友,2007年,张国旗雕像在校园内落成。
故事并没有结束。张国旗之子张云飞工作八年后,今年9月凭借努力考入这所大学,攻读父亲张国旗生前曾就读的水文地质学专业研究生。为了接过英雄父亲的接力棒,没有水文地质专业背景的张云飞,为了考研,他曾挑灯夜战,拼命地学,最后终于如愿。对于他而言,父亲就是心中的一座高峰,水文地质学专业也是一座高峰,他用毅力、勇气和坚持,最终跨越了人生中的一座高峰。张云飞曾经对我说,将来研究生毕业后,也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把知识和才华献给最需要的地方。
为了讲好大学故事,传播大学声音,很多高校都和我们学校一样,重视文化景观建设,因为这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题中之义,也是文化活校的有效方式。然而,需要警惕的是,有的大学在文化景观的设计和修建方面,有时盲目地求大、求新、花费巨资,和大学的历史、文化、专业、人物及精神全然脱节,这样的文化景观自然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兼具艺术气息、历史底蕴和思想内涵的文化景观,才能带来审美的愉悦,才能启发人、引领人。
[作者陈华文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