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双高”专业群建设适应性评价探索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坚持“以特色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以优势阐释类型教育战略价值”的总体思路,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探索实施动态适应性评价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构建对外动态自适应机制
使专业群课程体系与教师、教材、教法等专业群核心构件及产业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动态对接,构建形成动态自适应机制,实现“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与外部产业变化同频共振。
——嵌入魔方模式:解决专业群培养规格痛点。
基于产业链决定人才类型、能力和技能结构的基本状况,以服务产业需求为目标,在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应用型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与产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群,并尽可能多地覆盖产业链上的岗位群。
借助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的关键知识点、核心技术技能和主要职业素质考查点,通过微课、短视频等载体,构建系统、连贯的知识库、技能库和素养库,确保人才的知识、技能、素养规格与产业发展同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嵌入变异模式:解决专业群结构强度痛点。
课程体系是专业群的核心内容,是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
课程体系构建之初,专业群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主导的“专业化”团队,考虑到面临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观念习惯改变等复杂外部环境的变化,设计了基于运行状况驱动的课程结构适应性变异模式。即在课程内容新增、重组、替换各环节,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经验背景和技能知识,按照企业运行系统的操作模式,分工定期监控课程内容,确保缺失的技能尽快补充、新增的知识及时重组、过时的内容坚决替换。
形成对内自检适应性评价
在及时响应外部变化的同时,开展专业群本体状况内诊和结构强度的自检适应性评价,通过专业群内各构成元素定期监测和校正,不断提升过程质量和稳定性。
——嵌入内诊模式:解决专业群过程质量痛点。
运行团队起草制定了专业动态质量评价标准,从专业内诊(专业建设质量情况)、社会需求(新生当年报到率、专业学生就业率、对口率)两个方面开展评价,分类评价指标包括合格、预警、调整三档,汇总得分确定各专业类别与等级,决定专业进入与退出。
——嵌入修复模式:解决专业群生态升级痛点。
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在合作企业设置专职联络员,与企业一同探索课程教学体系升级,深入实施“三教”改革,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的职业院校教学生态。
以“双师”建设、“三能”(能组织授课、能指导实训、能开发课程)、“五力”(思想引导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语言应用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现场实践能力)为抓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教材开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动态跟踪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发、编制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
以“课堂革命”推动教学方法创新。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依托线上优质教育资源和智慧教室,实现了专业群课程的情景化、模块化、项目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深受学生欢迎的高品质教学生态。
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适应性评价的有效实施,带动各专业及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群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5%,毕业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近3年升入本科的学生比例上升11个百分点,间接推动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融合数据思维、服务思维、项目思维三大模块的数字工匠特色微课群于2020年进入学校通选课,为专业群课程体系全面适应产业技术改革提供了经验与思路,在全校起到良好示范效应。
教学团队承担校级、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重大、重点项目各1项)、出版教材5册,发表多篇教学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奖5人次、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3人次。
本项研究获得国家教育部门科技发展中心立项,并在重庆市教育部门教育咨政决策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专业群建设成果直接服务于政府部门决策和企业数字技术升级等,助力地方产业经济提质增效。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发挥通信领域集聚的技术优势,重点建设对接5G工程建设、5G设备运维、5G技术应用和物联网产业链的“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培养了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现实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力地提升了学校服务区域产业规划和升级的能力。
(王玉云 许玠)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