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双线并行,双向流动”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坚持“四有”标准,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以“哈尔滨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骨干企业和“1+X”证书评价组织为平台,以“哈科雏鹰”“哈科骨干”“哈科名师”“哈科头雁”领军团队“四项工程”建设为抓手,“双线并行,双向流动”,强化高端人才的“外引内培”工作,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艺精湛、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双师”队伍。
坚持“四有”标准,创新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开展师德主题教育,引导教师真正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结合职业院校实际和专业群特色,充分利用教师节等节庆日、纪念日,举行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如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和老教师荣休仪式等。
“双线并行,双向流动”,“外引内培”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项目是沿着“外引”“内培”两条主线展开的。
(一)“外引”:实施“梧桐计划”,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
学校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落实人才政策,提高人才待遇,引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一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二是聘请行业专家客座教授,正确把握和规划专业发展方向,跟踪专业发展动态;合作或协助申报省、市级或以上科研项目,大力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提升学校相关专业在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建设教学实验、实训及实习基地,参与专业建设的任务。学校建立政校行企高端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了《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开展大师进校园专题培训、绝技绝活现场展示等活动,激励兼职教师积极参与专业群建设,建成一支大国工匠领衔、教学水平高超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了一个百余名兼职教师加入的动态资源库。
(二)“内培”:实行“2计划、4工程”对校内教师进行分类培养
1.实施“两项计划”,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实施“双师”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计划。学校依托“哈尔滨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中优秀企业和“1+X”证书试点牵头企业,建立一批“双师”教师实践基地,重点选拔和资助一批专业青年教师到基地顶岗培训,修订《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利用教师发展中心教师管理系统,对企业导师入校前进行师德师风、教学教法的岗前培训,建设了一个校企合作教师工作站,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和学校教师双向流动。
二是实施素质提升计划。学校建设高标准教师发展中心,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功能,推进教师培训实现“四化”——培训任务标准化、培训课程模块化、培训方式信息化、培训组织形式多样化,采取“工学交替”、线上+线下、国培、省培、校本培训、访问学者、跟岗访学、企业实践等组织形式,突出培训成果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每年为教师提供培训20余次,惠及教师1000余人次,分类定期为新进教师、新任专业主任、行政人员、辅导员制订系列培训计划,全面服务于教师成长,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培训课程更具指导性。
2.实施“四项工程”,打通“双师”队伍成长通道
一是实施“哈科雏鹰”工程。对新入职教师在师德师风、教学技巧、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等方面进行岗前培训,安排无企业经历新进教师下企业实践3—6个月。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形式,为新教师成长引好航、领好路。
二是实施“哈科骨干”工程。组织骨干教师主持或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培育、成果转化、教学标准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学校骨干教师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微课大赛等赛事中均取得好成绩,每年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百余人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实施骨干教师国外访学研修计划,拓展教师国际视野。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资助教师考取高端企业认证资格证书。
三是实施“哈科名师”工程。学校现有“校内名师工作坊”5个,与企业联合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鼓励名师参与企业员工培训,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团体组织、行业协会,提升其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能力。
四是实施“哈科头雁”工程。围绕重点专业群建设,发挥“头雁引领”作用,重点组建和打造一批“项目化、协作式”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校现有黑龙江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群2个、黑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7个、校级团队33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1个,省级特殊津贴获得者、教学名师、思政名师、骨干教师、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30余人,形成了一批优秀教师教学科研成果。全力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为专业(群)建设选好领头雁,实现从骨干教师到专业带头人再到专业群领军人才及国匠名师的跨越式成长。
通过“双线并行,双向流动”,“外引内培”,学校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工作合理定位、注重实效,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道路。(李鲲)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