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空间法研究团队为中国航天筑牢法治“护栏”—— 以法为翼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编者按:今天,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梦想。从神舟升空到嫦娥探月,从北斗导航到天宫遨游……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问鼎苍穹离不开科技支撑,长啸九天还需法治护航。航天腾飞的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默默奉献。湘潭大学空间法研究团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专注于法治航天建设的“冷门团队”。20年来,团队甘坐冷板凳,胸怀航天梦,以法为翼,系统开展航天法治建设与研究,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支撑。
西山山麓,西湖南岸,波光和绿意簇拥。在深红色外墙的永雄楼里,湘潭大学空间法研究团队默默耕耘了近20个年头。从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法》立法讨论到《北斗导航条例》制定,从推动中国特色的航天损害赔偿责任单行立法,到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团队每一项研究成果的推进,都在为中国航天筑牢一道道法治“护栏”。
“虽然我们的专业不热,但是我们做研究的心是热的。只要国家需要,哪怕是无人问津的领域,我们也要去做。”自2005年介入空间法研究和教学以来,湘潭大学教授蔡高强带领他的空间法研究团队坚守“冷门”,用航天情怀和专业毅力不断拓宽我国空间法研究与教育新高地。
瞄准法治航天,服务航天强国战略
4月15日,天刚泛白,蔡高强一早就来到办公室。他正在为一周后的中国航天大会做准备。
这是航天领域的一次盛会。2018年至今,蔡高强从未缺席。今年,他根据中国航天发展的新动向,又有了新的考量。
“中国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后,要着手接纳外国航天员入驻,因此,我们开始聚焦‘中国空间站航天员权益保护’法律问题。”蔡高强说。
载人航天、空间站的相关法律研究,非一朝一夕之功。当中国开始选拔和培养自己的航天员,蔡高强意识到航天员群体权利保护的重要性。2003年起,他多次建议加强中国航天员健康权保护,他的有关成果最终服务于中国航天员的培养、训练与康复。
近年来,他带领团队研究的中国空间站航天员营救制度、航天员行为规范等务实性成果不断被应用到航天实践中。
4月12日,中国空间站运营与航天员安全法律问题研讨会在湘潭大学召开。蔡高强提出,在商业航天和航天国际合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要根据中国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的差异,适当修改完善交叉豁免责任制度,建立起多模式交叉豁免责任机制及与之相匹配的多元化救济途径,促进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
“商业航天是未来趋势,亟待集合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知识,构建相配套的法律体系,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为国内最早研究中国空间站法律制度的团队,蔡高强团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领域前沿动态,为推动国家法治航天建设屡出新招。
团队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太空竞争的航天贸易管控及法律规范研究”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近期,凝结了蔡高强十多年研究心血的《中国空间站法律制度研究》即将出版,这是国内该领域的首部专著。随着国家航天强国战略稳步推进,团队成果越来越受到认可。一项“冷门学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其中。他们携手打开的,将是更加璀璨、更加浩瀚的星辰大海。
聚焦成果应用,开辟航天法治新赛道
“你看,科技合作与知识共享这部分,很多内容与我当初提交的对策建议相关。”4月14日,法学院副教授刘功奇打开外交部官网,紧盯着“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看到对策建议推动相关政策落地,他难掩喜悦。
刘功奇的博士论文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非航天贸易的法律机制研究》。研究中,他综合航天法、非洲法等学科知识,以独特视角关注中非航天贸易,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智库报告。
“空间法研究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研究领域,只有与特色领域结合,研究成果才具有时代性、应用性,才能够对接国家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一直以来,刘功奇从事国际知识产权法研究,读博士期间,他以空间法为基础,在学院已有的特色研究方向里寻找新天地。
近年来,非洲法研究随着中非合作的深入不断拓宽。刘功奇发现,虽然中非在航天领域有一定的科技基础,但是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存在严重空白,急需扩大中非航空航天、船舶等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合作。
横向打通空间法和非洲法,为中非航天合作提供理论先导和法治保障,一个全新的广阔领域就此在刘功奇面前展现。“非洲国家要在第四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今,一份综合运用了“空间法+非洲法+知识产权保护”多学科视角的咨政报告正在酝酿。“空间法与已有的法学特色研究交叉融合,为我们生成了新的研究增长点。”蔡高强说,“空间法+法学学科特色方向”的研究模式、成果产出方式,给团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学术生命力。
近年来,蔡高强非常注重引导团队成员、学生以空间法为基础,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兴趣爱好,向其他法学特色研究领域延伸。团队关于深化中非航天合作、落实对非合作“数字创新工程”、外层空间网络安全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等一系列对策性研究成果,被有关部门大量采纳。
学科聚合形成的矩阵效应,进一步开辟了团队空间法、航天法研究的新赛道,让这支老中青搭配的队伍在服务国家法治航天建设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实。
聚力学科交叉,锚定航天强国新航向
4月13日,2020级法学卓越班本科生刘绪团队正向指导教师蔡高强汇报“挑战杯”项目的情况。团队围绕“‘无标准不北斗’:以标准国际化助推北斗全球应用的法律思考”项目,历时5个月,产出了一份4万余字的调研报告。
“技术标准实际上是一种法律体系。用法治思维建立一套技术标准,有助于中国技术走向国际。”每次带领学生参加完一个项目,交流环节必不可少。作为导师,蔡高强十分肯定学生的思路。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刘绪团队发现,准确认识并把握北斗技术在应用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法律体系建构的基础,也是团队面临的最大的“拦路虎”。在查找北斗标准相关资料时,团队意外发现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陈洋卓团队专门从事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
“我们将航天法研究与科技发展相结合,邀请陈洋卓老师作为项目第二导师。”刘绪说,“航天法治”与“航天科技”奇妙地走到了一起。
双导师如虎添翼。一位研究法治、一位深耕科技,跨学科优势互补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团队敲定了“以标准国际化助推北斗全球应用的法律思考”研究核心,这是一个几乎无人研究的新主题。
新,意味着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供借鉴,这为项目研究带来了难度。但在团队成员们看来,这也正是课题的价值所在。5个多月里,经过不断修改、研究、打磨,项目报告达到了预期效果。
“北斗标准要走出国门、北斗系统要服务全球,必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我们要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北斗标准国际化的法律保障,意识到‘法治北斗’对于打造‘世界北斗’的重要意义。”刘绪说。
近年来,刘绪团队瞄准航天科技前沿,结合最新技术应用场景,为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撰写研究报告寻找创意。团队先后荣获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亚太地区一等奖、中国航天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数十项荣誉。
“将法治与科技相结合,能在立法过程中提供专业技术参考,提升法律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了相关的法律标准,技术方也更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蔡高强说,面对技术壁垒、贸易壁垒,必须用法治的武器守护好我们的航天梦。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