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21种新专业、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59所—— 高校专业调整透露出哪些新气象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04-26  阅读:次   |
42.9K

  日前,教育部发布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列入目录的21种新专业引发热议。值得关注的是,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

  教育部此次专业调整透露了哪些新气象?未来专业发展还有哪些新趋势?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涉及新兴技术的专业数量增多

  在今年新增的备案本科专业中,“数字”“智能”成为高频词。据统计,全国新增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有77所,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59所。

  “新增专业中,数字人文、数据科学、未来机器人等专业的出现引人关注,这3个专业代表着未来数字经济转型的大方向。”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蒋亦凡站在市场角度进行思考,他表示,提高生产效率,维持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就是通过数字经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这些本科专业设置上都可见一斑。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数字智能成为时代风口。

  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经济就业创业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从事数字经济相关行业的比例较高,且持续提升。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表示,适应数智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与新时代产业转型、人才市场的动态适应,是当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甚至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

  “《方案》从市场供求出发动态调整专业,避免专业长期固化不适应市场和人才培养需求,有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结构化失业的现状,也有助于人才供给侧改革。”姚凯说。

  交叉融合回应时代所需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专业调整,教育部首次在工学门类下增设交叉工程类专业,东南大学的未来机器人专业即是“交叉工程类”下的首个专业。此外,设立学校最多的新专业为生物统计学,有中国药科大学等5所高校设立。

  其实,交叉学科发展路径可往更早探寻。2022年,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中,交叉学科便已作为一个门类正式“入驻”。

  “过去我们对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背景比较单一,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复合型专业。”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审计专业负责人王家华表示,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等都将面临一场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指出,交叉学科方向设置是传统学科实现改造升级与确保新时期焕发生机的重要抓手,交叉学科建设需要从学科方向凝练、科研团队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优化设置等方面着手;需要多样化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同学科进行交叉需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需要以科学前沿和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跨学科人才培养为抓手,培育形成具有特色与内涵的交叉学科。

  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有部分专业面临撤销或合并的处境。“这就要求高校充分考虑各学科、院系、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合理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晖说。

  破解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

  在2022年度被撤销的本科专业名单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被27所高校撤销,是被撤销数量最多的专业。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23所高校撤销。与此同时,实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则成为近年来的高考报考热门。

  “解读高等教育的变化,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入手。”余晖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重视应用人才培养,法学、经贸等专业受热捧。进入新时代以来,国际形势变化和竞争格局呼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就要求基础学科有所突破。

  但实际上,钱锋发现,部分学校学科专业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学科体系和结构滞后于科技发展、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学科交叉融合实际效果与政策诉求存在差距,学科优势不突出与学科特色不鲜明导致人才供需结构失衡,创新型人才尤其紧缺。

  如何推动学科专业科学合理调整、促进其内涵提升,从而进一步适应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高校、政府和市场等各方主体共同面对的迫切性议题。

  “学科体系建设要着眼于发展现实急需和未来战略前沿,既要‘立地’,也要‘顶天’。”在钱锋看来,“立地”就是要根据国家当前和近期发展需要,统筹谋划学科目录调整,及时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到学科建设中来。“顶天”就是要着眼于国家战略,超前研判未来发展需要,建设一批关系国家未来发展、核心领域发展、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学科。这一点在《方案》中有着充分体现。

  “学科体系建设要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相结合。着眼于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服务并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使学科体系与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相适应,及时调整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模,实现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动态耦合。”钱锋说。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