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政教育价值。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挖掘学校属地宝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深度融入思政课程,探索思政课程改革创新路径,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第十七批校级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重点)“新形势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应对策略探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JGZD01)。
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思政课“充能”
思政课教师要想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思政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先学习好、消化好相关知识。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到具有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元素的北首岭遗址、炎帝陵、望鲁台、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张载祠以及具有革命文化特征的两当兵变纪念馆、凤县革命纪念馆、凤县工合旧址、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扶眉战役纪念馆、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等单位,开展参观学习、座谈交流,与其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更好地把具有宝鸡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学院鼓励教师与相关单位开展课题研究、发掘精神内涵,依托学校科研平台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宝鸡文理学院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西北工合研究中心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发挥团队力量,实现研究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成立了由思政课“标兵”“能手”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组,分解任务、集体备课、广泛试讲,推进理论交流和资源共享,助力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站好“阵地岗”
找准着力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重点。学校领导和党委宣传部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建设,多次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活动,指导工作。任课教师及时参加2023版思政课“马工程”教材培训,学深悟透相关要求,及时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的融合点,开展融入教学。因课程不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的内容也不同,这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讲到“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时,因学校地处享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社火之乡、周秦文明发祥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美誉的宝鸡,学生自然会为其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感到自豪。讲到抗日战争时,教师会把国家命运和宝鸡城市命运紧密相连,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宝鸡是一座“因路而生,因战而兴”的城市;教师通过介绍“窑洞工厂”加深学生对国史了解的同时,也使其了解宝鸡的历史,深刻认识到抗战胜利来之不易。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教师在讲授“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时,用勇救落水儿童光荣牺牲的1988级校友任培烈士的事迹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身边人、身边事更易触及学生灵魂,引起情感共鸣,明确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教师巧妙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切实提升了教学效果。
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课“落地”
要讲好思政课,必须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持续推进教学内容创新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学形式的创新,要契合青年大学生的特征。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注意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有效融合。思政课教师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把专业课、思政课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比如让美术学专业的学生用颇具宝鸡地方特色的泥塑、剪纸等作品来诠释教材里或发生在宝鸡的事件;音乐学专业用乐器、歌曲、秦腔等形式再现历史;播音与主持专业用朗诵来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宝鸡城市发展历程等。这些举措一方面促使学生自觉学习思政课,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夯实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二是注意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的融合。教师在综合运用专题式、案例式、探究式等形式开展教学的同时,还运用以“雨课堂”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依托智慧教室努力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实效。三是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学院还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课的独特优势,开展“浸入式”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地方优秀文化的理解。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到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张载祠感受宝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到扶眉战役纪念馆、宝鸡烈士纪念园开展祭奠革命烈士活动,帮助学生深刻感受革命先辈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精神;到学校的帮扶村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后,学院将以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目标,多方借鉴经验、开拓创新,在课堂实践中更有效地使理论知识进学生头脑,真正触及学生心灵,让学生感受真理的魅力、信念的定力和思想的引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育人实效性。(罗玉兰)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