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学院 坚持“三融”路径 培养“三高”应用型人才
宿迁学院是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融入产业、融入行业、融入企业“三融”路径,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4月底,宿迁学院获得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省属高校)“争先进位奖”。
聚焦产业发展导向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紧扣宿迁市战略需求谋篇布局,以校地共生发展为路径,将学科专业建在产业上。围绕宿迁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目标任务,紧扣宿迁市“6+3+X”产业体系和20条重点产业链,建立学科专业与宿迁市重点产业对接机制。基于学校现有的45个专业,重点打造四大工科专业群:打造信息科学类专业群,对接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大数据+”等产业链;打造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对接半固态成形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激光装备、智能家电等产业链;打造生物与材料工程类专业群,对接食品加工、酿造(酒)、晶硅光伏、动力电池、膜材料、有机新材料、功能玻璃材料等产业链;打造土木建筑类专业群,对接绿色建材、高端家居等产业链。同时发展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类等专业群,适应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学校现有本科专业与宿迁市重点产业的契合度已经达到64.4%。
瞄准行业发展前沿
建设合作共同体
学校构建和落实“1—8—45”产教融合工作体系,即在现有的8个二级学院全面推行“一院一品”计划,每个学院均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同时实施专业对接行业(企业)“一专一品”工程,已经在45个专业实现与企业对接共建。在此基础上,集中优势力量,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自2016年与京东集团共建京东现代产业学院以来,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推动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互派20名高层次人才挂职或担任兼职教师,共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室、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共建专业6个、产教融合课程18门,联合编写教材4部,建成京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022年12月,京东现代产业学院获批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借鉴京东现代产业学院模式,先后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洋河学院等8个产业学院。2023年3月,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国家工信部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目前,宿迁学院华为现代产业学院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
在大力实施专业对接行业(企业)“一专一品”建设工程方面,全校45个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主动对接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企业),与86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签订横向项目515项,合同金额上亿元,共建省级科研创新平台8个,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融合共生,共同建立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产教融合课程、共同编写产教融合教材、共同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2022年,软件工程、物流管理2个专业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培育点,“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等3门课程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2023年,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2个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2个专业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
锚定企业发展需求
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学校锚定企业“突出应用、全面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特色化发展之路,着力培养以“高成长型、高竞争力、高适应性”为特质的宿迁学院创新型应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度持续提升。近三年,毕业生获得各类技术技能证书2760件;学生发表论文486篇,获批各类专利等知识产权158项,孵化学生创业公司3家,获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26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荣获省级及以上奖项2342项,其中国家A类学科竞赛奖项98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宿迁学院位列第299位。学生的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各项人才培养可比性指标均位于省内外同层次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面向与企业需求吻合度高,符合企业招聘与人岗需求定位,2019—2021届本科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8.57%、67.62%和68.45%;毕业生就业岗位适应性较强,2018届毕业生中三年内有58%获得职位晋升,其中从事工程技术职业的毕业生有73%获得技术职称,从事会计职业的毕业生有81%获得技术职称,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有97%获得技术职称,78%的毕业生对就业现状表示满意。
(陆海霞 王海峰 王凤侠 曹志成)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