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学院体育学院 根植老区 服务壮乡 育区域体育拔尖人才
从2014年开始,针对革命老区在体育事业建设中对大批体育拔尖人才的需要,河池学院体育学院抓住国家体育政策调整与广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带来的机遇,紧紧围绕学院在体育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四个问题——“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滞后”“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学模式单一”“教练团队未形成合力”,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反响。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高校创新创业专项课题“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ZJY2869)阶段性成果。
立足教学改革
创建区域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拔尖人才的培养是顺应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对高校体育工作的要求,而成为体育拔尖人才也是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自身成长的期待。河池学院地处革命老区办学,由于历史及地理位置,革命老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有着鲜明的特点:具有根植革命老区、服务壮乡的“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奉献精神。基于此,河池学院体育学院肩负着为革命老区培养体育优秀人才的光荣使命。2014年开始,经过一年半的“区域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讨、论证,制定了该项目的实施方案,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面培养体育拔尖人才,为革命老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学院以2019年获批为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为抓手,以2021年获批为自治区第四批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立项建设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为推力,全面开展区域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针对教学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河池学院体育学院以“体育科技与文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心”“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训练基地”等平台为支撑,结合广西一流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特色学科建设立项建设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根据区域体育人才成长需要,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构建了根植革命老区、服务壮乡的“三项技能”培养规格、“四个融合”培养路径、“四个优化”培养举措、“三多协同”育人机制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三四四三四”区域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多措并举
提升区域体育拔尖人才培养质量
(一)在系统整体观统领下,通过“四个融合”+“四个优化”+“三多协同”推进“四位一体”,提高“三项技能”
1.实施“四个融合”培养路径
一是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探索运动技术原理和运动训练规律,借助科技的力量实施“科教融合”,增强实践教学效果。二是开发爆发力与速度反馈系统、全身等长肌力检测系统等运动人体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实融合”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三是设置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模块,构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传创融合”,打造出独竹漂、板鞋竞速等引领全区乃至全国的优势项目。四是深化“校地融合”,与地方政府部门及行业共建独竹漂、板鞋竞速、毽球运动队,代表河池市、自治区参加全区、全国比赛,积极参与地方民俗节庆展演活动,服务地方体育运动和旅游经济发展。
2.采取“四个优化”培养举措
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增设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模块,开展独竹漂、板鞋竞速、毽球等课程教学。二是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开展运动技战术分析实验、运动人体虚拟仿真实验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训练。三是优化师资配置,优选招聘民族传统体育教师,教练团队实行新老搭配,使青年教师专项技能与老教练丰富经验形成优势互补。四是优化硬件设施,建立独竹漂、板鞋竞速等训练基地,还建有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运动技战术实验室、综合素质训练馆、风雨棚等,新增设备总值达500多万元,为体育教学、训练、体育赛事综合改革走向深入提供了坚实保障。
3.执行“三多协同”育人机制
一是建立“普及”和“优势”两个运动项目群,形成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多项目协同培养。二是与自治区体育部门、河池市政府部门、河池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部门等共建研究中心、训练基地和培训中心等平台,形成校行、校地合作的多主体协同共建合力。三是利用教练导航、学长助航、校友励航、家长护航等形成多方式协同育人机制。
4.持续整合优化实施“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通过上述“四个融合”+“四个优化”+“三多协同”的实施,持续整合优化“教、学、训、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实现“以教促学、以学促训、以训促赛、以赛促教”的“教学普及—训练提高—竞赛检验”的良性循环,达成了学生的综合技能厚、专业技能强和专项技能尖的人才培养规格。
(二)开展“全员性、精英化”培养,实现体育拔尖人才培养的点、面结合
1.普及“全员性”培养
坚持把握学校体育工作规律,培养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全体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充分利用校内的学生社团、体育协会、校内体育赛事的育人功能,坚持体教融合,引领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赛场,将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各类体育活动、各项体育赛事相融合,将教、学、练、赛相贯通,聚焦“会学、勤练、常赛”。
2.强化“精英化”培养
遵循“塔基厚度决定塔尖高度”的体育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兴趣、能力与运动项目的匹配度,运动队通过二次选拔制度和培养过程分流,选拔学生参加不同项目的训练,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教练团队新老搭配、优势互补,深入探索运动技术原理,总结训练经验,创新训练方法,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发扬革命老区精神,缩短体育拔尖人才培养的瓶颈期。设立篮球、排球、足球、网球、毽球、体育舞蹈、投绣球、啦啦操、舞龙舞狮、武术10个“普及”性项目群和独竹漂、板鞋竞速、田径3个“优势”项目群。参训学生每年保持在250名左右,占体育学院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各运动队队员结构分为正式队员和试训队员,队员之间根据专项能力进行动态调整,形成内部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区域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创新点
(一)赓续革命老区红色基因,发扬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
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优势,发扬老区人民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整合优化师资团队,以老带新、新老结合、优势互补,打造了一支“舍得奉献、专注事业、能打胜仗”的师资队伍。
(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科学,以德为先,符合体育拔尖人才发展需求
构建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多项目、多主体、多方式”协同育人机制,育人过程融入“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院设立“普及”和“优势”两个运动训练项目群,根据学生兴趣、能力与运动项目的匹配度进行分流,构建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多项目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多方人力资源,与多部门共建训练基地、裁判员培训基地,构建校行、校地合作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注重过程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建立开放性运动技战术分析实验室,对比赛、训练的影像资料进行动作分解、同频比较、技战术数字化分析,探索运动技术原理和运动训练规律;开发爆发力与速度反馈系统、全身等长肌力检测系统等运动人体虚拟仿真实验,创新训练方法,打破时空界限,实现虚实融合,为精细化、控制性训练提供数据支持。打造出在自治区乃至全国多年来保持领先水平的独竹漂、板鞋竞速、田径等优势项目,形成了“小校强队”的新格局。
区域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改革成效凸显
(一)区域体育拔尖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2014年以来,河池学院体育学院荣获国家赛事金牌12枚、省部级赛事金牌154枚。在2015年、2019年两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广西代表团荣获金牌总数达11枚,其中独竹漂队获得7枚;2017年,学生韦杨遮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广西代表团大学生组金牌;2018年,荣获广西高校田径锦标赛团体总分冠军;2018年,在199所高校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十五名;2019年和2022年,分别荣获广西学生运动会体育专业组团体总分第二、三名。河池学院体育学院历年来培养出了陆春桃、韦杨遮、黄适骥3名独竹漂全国冠军及韦杨遮、覃钰鸿等9名国家一级运动员。
(二)区域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同
2013—2020年曾两次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9年体育教育专业获批为自治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入选自治区第四批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立项建设学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等高校在学校体育工作建设中,通过到校或网络交流学习等形式借鉴了该成果的经验和做法。2019年9月,独竹漂队被媒体誉为广西代表团的“梦之队”。
(三)服务地方发展取得显著社会效应
近年来,运动队共获国家媒体报道6次、省部级媒体报道24次。2016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到学校录制“‘竞技’端午·‘水上轻功’独竹漂”节目,在CCTV-13新闻直播间播出。2018年8月24日,多家媒体报道了田径队荣获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团体总分第十五名、广西冠军的赛况;2019年9月,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了独竹漂队在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荣获5枚金牌的赛况。2022年4—5月,学校发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独竹漂”训练微视频,在抖音、微博、视频号等平台被80余家权威媒体关注转发,讨论热度较高,其中微博阅读次数达4113.4万次、河池学院抖音号播放量为34万次。(罗强 蓝建卓 韦宝)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