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一探梨园中的“门道”——访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赵娟
众所周知,京剧是“国粹”,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国学大师的一句话,概括出京剧作为戏曲的歌(唱念)和舞(做打)为其主要艺术形式,并且有叙事特征——讲故事。自徽班进京发展至今,京剧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舞台艺术。然而,作为实践演出,京剧繁复的身段演唱、程式功法,即便是一位看客,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审美经验,也只能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难窥“门道”。近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剧说:中国京剧十讲》一书,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本书作者赵娟,随她探一探梨园中的“门道”。
光明悦读:中国戏曲的声腔剧种繁多,堪为世界奇观。京剧在戏曲的百花园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赵娟:戏曲作为舞台艺术有将近千年之久,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中国戏曲文化可以溯源到原始歌舞,其综合性非常强,它吸收了诗歌、小说、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礼仪、宗教、美术等方方面面的成就,汇聚一体,呈现出独特的舞台艺术形式,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中国戏曲的声腔剧种有300多种,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还有200多种。在这诸多的声腔中,京剧属于年轻的剧种,有200多年历史。但是从诞生之日起,京剧就开始了辉煌的历程,在众多的声腔中脱颖而出,成为受人瞩目的佼佼者,并以其独有的规范、形式、审美,被誉为中国国粹。
光明悦读:自1790年徽班进京以来,京戏何以扎根京城?
赵娟:京剧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诞生的。京剧产生之前,中国戏曲已经相当成熟,成熟到谁也没承想一个徽班进京为皇上祝寿,还能产生出一个新的剧种。这便是乾隆五十五年,安徽籍高朗亭的徽班给高宗皇上庆祝八十大寿。打那起,徽调再也没有离开北京,在北京的多种声腔诸如昆、弋、梆子中多了一种新的声音——徽调。当时比较著名的徽班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加上高朗亭的“三庆班”,并称为“四大徽班”。
当时舞台上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声腔一起演出,比如徽调和汉调合流演出,就形成了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慢慢固定下来,主要是唱徽调和汉调中“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并越来越为京城观众喜欢,被称为“皮黄”,后来也称为“京戏”,就是京剧的雏形。京剧姓京,就是这个缘故。
为了扎根北京,京戏在剧目、表演、音乐、装扮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革新和创作。比如,念白中的京白,就是结合了北京话创作的新的念白形式,比韵白更接近口语化,通俗易懂。京剧所以能够扎根京城,一是得益于当时皇家的支持认可,宫里设置了“升平署”,专门处理戏曲演出创作等事宜。二来,京戏的成长也主要在于它融入了京城的文化生活,政治的宽松,加上经济的繁荣,满汉文化呈现出高度的融合,京剧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
另外,京剧能够在这诸多声腔中脱颖而出,也在于徽班创作的灵活多样,精益求精的艺术水准,以及管理的规范化。京戏的音乐主要是西皮和二黄,这两种音乐形式在徽调和汉调中都同时存在,但各有不同。“皮黄”腔加上昆腔,还有徽剧本身的“高拨子”以及“吹腔”“南锣”“梆子腔”等,就形成了京剧的主要音乐形式。既有昆曲的典雅大方,又有南方剧种的温婉秀丽,还有西部地域的粗犷豪放,并结合了中原音韵、北京语言等进行唱念方面的创作,所以京城的百姓可以通过京剧看到很多戏曲剧种的特点,而且又贴近北京文化和生活习惯,所以,雅俗共赏——京戏形成,这正是其他声腔剧种不能相比的。徽班等地方戏在与昆腔等声腔的争夺战中,逐渐崭露头角。所谓“花雅之争”,“花”指的就是“皮黄”地方戏,最终胜出,超过“雅”部昆腔。
光明悦读:230余年的历史,不短不长。京剧发展如何拓宽思路?
赵娟:京剧滋养了众多的演员,几代演员借着皇上寿诞之机,靠着天时地利人和,把一个引领未来民族艺术创作的几种声腔,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汇集到京城,从无到有,发展成一个令后来世人瞩目的品种。此后,京剧还集合了各样的艺术和技术,包括声、光、电等方面的舞台装置等,尽可能地满足观众的视听享受,在制作的规模上可以说与西方音乐剧的大制作特点没有不同。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京剧《定军山》,由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主演。但由于中国戏曲毕竟是传统艺术,并且在审美上属于写意美学的领域,因此,大规模的鸿篇巨制并不是京戏发展的主流,主要表现为一种艺术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京剧在时代的前进中没有落下,不过京剧最后还是选择了坚持本体创作规律的发展原则,在世界的戏剧之林中俨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京剧还特别注重传播,1919年梅兰芳访日演出,把京剧带到了海外,此后的访苏、访美等巡演,让西方观众见识了20世纪中国戏曲的魅力。京剧文化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京剧在海外的展现,很大程度上传扬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和文化哲学精神。
京剧还调动了最大的资源,从皇家到平民,每个阶层都有京剧的粉丝和社团。由于接受新的艺术手段,京剧从思想到艺术表现都能够尽量照顾不同阶层观众的审美,在当时革新方面一直走在各种艺术的前列,这些都是吸引文人、权贵、民众的条件。由于各个阶层的观众都聚集在京剧的周围,也就形成一种文化生态氛围,即以“京剧”为核心的各个交流圈子,这些“圈子”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协力把京剧不断推向发展的新高度。例如,文人和艺术家的参与创作,贵族和官方以戏结交会友,票友戏迷的各种捧角儿,都使得京剧既有人力的支持,又有经济的投入,其壮大和发展就出现了蓬勃的态势。
光明悦读:现在很多人尤其年轻人都认为京剧咿咿呀呀节奏太慢,是老年人茶余饭后的消遣项目。但我们知道,在京剧演员的“歌舞演故事”中,京剧之美完美呈现。有没有可能让青年成为剧场的主要观众,让他们学会欣赏生旦净末丑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手势、眼神、身段和台步中的独特韵味?
赵娟: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京剧的鼎盛时代是在上个世纪。现当代的艺术种类和发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迅速,这是整体的时代潮流。
每个时代都有主流艺术,现在世界的信息联系紧密,各种文化艺术传播途径广阔,中国戏曲和国外的戏剧一样只是众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而不能像过去一样占据主流艺术地位。有人认为,戏曲属于“慢”的艺术,而电影电视剧等属于“快”的艺术,现在交通比过去快了,生活节奏比过去快了,信息传递比过去快了,一切节奏都要适应时代的“快”,才能生存。对此,我并不以为然。我认为,戏曲作为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有其独特性,就像歌剧一样,必须要听她的咏叹调和宣叙调,那才体现了歌剧的审美特点;再比如,古典音乐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不是可以用“快慢”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可能期望古典音乐永远是时代艺术的主潮,我们更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多学习古典艺术,陶冶性情,了解历史,增强艺术修养。所以,喜欢戏曲的群体不是以年龄划分的,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戏迷都有,年老者居多,是因为他们接触、喜欢戏曲的历史长,经历丰富;年轻人之所以不喜欢戏曲,是因为他们阅历浅,兴趣还没有培养起来,但是我觉得一旦深入接触戏曲,就都会产生兴趣并喜欢京剧。
古典艺术有其共同的特性,就是观众需要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欣赏,才会完全了解并产生兴趣。现在的所谓“快餐”文化,不需要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储备也一样可以欣赏,并产生愉悦感,其实这是两种文化和审美。我们这个时代喜欢戏曲的观众比上个世纪少也是正常的,但我们还是希望年轻人在欣赏其他艺术的同时多关注京剧,因为京剧的综合性很强,不仅有娱乐性、艺术性,还富含历史信息、文化信息,是一种真正美的艺术。
从远古走来的戏曲,就像活化石一样,承载着非常丰富的信息等待年轻的观众去发现和解码。现代有些年轻人喜欢穿越情怀,欣赏戏曲就如同一种穿越一样,可以给人极大的震撼,有时候坐在剧场,不仅仅是听和看,更是感受一种文化的浸润,很多大学生偶尔进剧场看戏,都会被震撼。他们常说,看到现场的观众对演员报以热烈的掌声,并热情地“叫好”,以及演员在乐队的伴奏中那种气定神闲、游刃有余,美得让人窒息。“虽然我们不懂应该在哪里‘叫好’,但当时就被这种美和观演关系感染了”。
光明悦读:进剧场看戏的观众可分为内行和外行两类。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您认为,如何培养外行在乐呵乐呵之后,获得情感的愉悦,并产生理性的褒贬?
赵娟: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也是观众的艺术。有些人觉得剧情发展慢,不如影视剧扣人心弦。实际上,京剧的优势不在于剧情的发展,而在于形式的艺术,即“唱念做打”的技术。很多观众对剧情已经相当熟悉了,但仍然对演出百看不厌,他们主要是为演员的表演叫好。演员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为了在舞台上展示过硬的技术和华美的艺术。可以说,戏曲的珍贵之处都在演员的身上,没有优秀的演员就没有戏曲艺术,去剧场就是为了看角儿。而看影视剧,很多观众不是追星,就是追剧。常常有一个现象,就是“听”电视剧并不耽误理解剧情,但“听”京戏,不是听剧情,而是听演员的唱腔、嗓音、韵味、流派等,观众关注的仍然是表演,京剧的美就在这些韵味中。
比如,《苏武牧羊》的悲怆,在苏武的二黄唱腔中体现;一个妃子对皇上的爱恋通过大段的四平调唱腔和醉酒的舞蹈来表现,就是《贵妃醉酒》中的情景;一个妃子对大王的深情通过南梆子的唱段和舞剑来表现,就是《霸王别姬》中的情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控诉通过大段的慢板来表现,就是《秦香莲》中的情景;一个蛇妖对人类丈夫的爱恨交织通过西皮慢板来表现,就是《断桥》中的情景;一对夫妻的相互争执和交流通过快板对唱来表现,就是《坐宫》中的情景;一个贵族的后代着急过关通过流水唱段表现时间的流逝,就是《文昭关》中的情景;一个天女通过西皮慢板、二六、流水来表现,就是《天女散花》中的情景;一个娘娘通过一段趟马的歌舞,就是《昭君出塞》中的情景……京剧的唱段最容易让人爱不释口,这些经典的唱段中显露出太多人间的爱恨情仇、是非善恶,观众往往在欣赏中产生共鸣和愉悦。
光明悦读:近些年观众锐减是不争的事实,一般年轻人对京剧的远离、与京剧的隔膜,令人遗憾。应该如何培养更多观众喜欢京剧?
赵娟:年轻人没有过多地关注戏曲,是因为吸引他们的艺术品种太多了,欣赏方面的获得也太方便了,并且现代的艺术不需要社交和交流也可以欣赏到。例如,在家里、手机上也可以看影视剧,而戏曲属于剧场艺术,更是交流的艺术,必须走进剧场,才能真正欣赏到她的美,必须和朋友交流才能更加产生审美的共鸣,这对于当代的审美都需要很多硬件的条件。可以说,欣赏戏曲,在当代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既需要有时间,也需要有空间;既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也需要有一些志同道合者。就如同我们对武术、杂技情有独钟一样,对功夫好的演员会鼓掌叫好。戏曲是在百戏基础上产生的,集合了多种传统文化艺术之美,有文化积淀的人看上几出戏就有可能会喜欢上,因为文化艺术是相通的,在这一点上没有年龄区分。
京剧入门可以从兴趣角度出发,如果喜欢京剧的故事,比如《白蛇传》,可以从京剧的人物形象、行当、唱腔开始了解;如果对唱腔感兴趣,可以从板式了解。例如,先从简单的“流水板”,像“苏三起解”“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等等学习唱腔;对身段感兴趣,可以先从“水袖”“折扇组合”“出场念白”等开始;对某个人物行当感兴趣,就从其剧目开始,也多看看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横向对比,突出了解戏曲的特点等等。总之,一定要加强对戏曲表演的身体认识,要多进剧场,多唱戏,多看戏。大胆地唱戏,对精神和健康都有好处,因为戏曲的声腔非常符合人体的运作规律,比如呼吸、心跳等,和戏曲的音乐节奏是吻合的,所以听戏唱戏是一种科学健康的模式,是非常人性化的运动,有益身心健康,这也是老年人越来越喜欢戏曲的原因。希望年轻人不要等到年老再接触戏曲,越早接触,受益越多。
光明悦读:2017年教育部、文化部等几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戏曲教育的机会,成为戏曲进校园的受益者”。据您了解,戏曲进校园开展得怎样?
赵娟:此实施意见对戏曲的弘扬和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就我所知,全国上下特别是大中小学都在尽力贯彻和落实。有些学校积极引进专职的戏曲老师讲授戏曲专业课程,学校设立戏曲社团;也有些学校邀请校外的戏曲老师讲授戏曲课程,不定期开展讲座培训;还有的是学校之间开展戏曲社团联谊交流活动,定期观摩、座谈、演出……在这些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收获了很多可喜的成绩,戏曲艺术的种子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很多学生对戏曲产生了兴趣。虽然他们将来不一定会从事戏曲专业,但是对戏曲艺术的爱好却会伴随一生。
我们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中华传统美德,可以教育学生爱国重孝、仁义、节制、善良、正直、包容、刚正不阿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从戏曲唱念做打的程式性和虚拟性中感受中国美学和哲学的中和之美、中庸之道。这在戏曲中非常直观,令人印象深刻。所以,我觉得戏曲艺术不是娱乐活动,而是一门必修课,与传统诗歌文学一样,都应该作为基础知识来学,这样我们的国粹才能真正实现价值。
(本报记者 刘彬)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