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火炬讲述中国故事 —— 访冬奥火炬“飞扬”外观设计师李剑叶
李剑叶,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现任阿里云创新终端和设计中心、天猫精灵设计部负责人。
李剑叶喜欢电影也喜欢阅读,他常随身携带电子书,下载列表里最厚的一本是《全唐诗》,不过工作日程紧凑繁忙,有时只能在出差路途的间隙看上一看。采访中,他会时常提醒我们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人事物要多琢磨为什么,并表示这应成为设计师的一种思维惯性。
在突如其来的公众热度下,李剑叶说他一直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
以兴趣为开端的
设计生涯
李剑叶自小痴迷科幻,对宇宙、飞碟、机器人等词语有“天生的好奇”,科幻动画片和探秘杂志里那些充满未来感的设计是他最初的艺术启蒙,“这引导着我去做一些与设计相关的东西”。
小时候没有条件接受专业系统的绘画训练,李剑叶就参考着画册边临摹边摸索,熟练之后也会尝试表达一些源于自己内心想象的想法。报考大学时,循着自己的兴趣,李剑叶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就读。1999年,他完成了本科学业,选择进入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继续深造,师从柳冠中教授攻读交通工具方向。“我希望能够看一看国内最高水准的工业设计是什么样子的,我想在这样的环境里提升自己。”他说。
在那里,他泡图书馆,跑交流会,拉起一个其他专业的同学也能聊上半天自己的专业,“大家的关系很密切,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多。”他感慨着当时的学习气氛。也许正是此般随性畅谈赋予了李剑叶无形之中的思维力量,兼收并蓄,自在且柔韧。
三年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李剑叶最感恩的莫过于导师柳冠中教授,“柳老师会从比较抽象的维度和宏观的高度看待设计专业,他注重对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李剑叶能够经常参与导师工作室的项目,其中既有实际落地的工程,也包括许多概念性规划,这让他有机会提出大胆假设,思考有什么更好的、不同于以往的设计思路。
师者,授业,解惑,更传道。在李剑叶的回忆中,柳冠中老师“演讲慷慨激昂,眼光高瞻远瞩,充满家国情怀”。他坦言,在设计学专业范畴之外,柳老师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说:“有一次,我们去德国参加交通工具论坛,柳老师发表的演讲主题是‘面向未来’,鼓励大家从拥有一辆车变成共享一辆车。当时是2001年,他的很多思考是很超前的。”这样的思考印记在“飞扬”火炬的设计中也有体现。
从大自然中
获取设计的灵感
2002年,李剑叶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之后曾在摩托罗拉、飞利浦、锤子科技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就职,2018年加入阿里巴巴。
正是在阿里巴巴,他收到了北京冬奥火炬设计的竞标任务。“设计报国,这是我接到任务后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说到报名原因,这是李剑叶给出的答案。
冬奥火炬要体现双奥之城的特点,还需符合绿色办奥、科技办奥的要求,更应呈现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风貌。如何在火炬的具体设计中体现这些理念?这无疑要靠设计团队对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文化内涵的领悟与把握。
李剑叶团队在起步阶段的首要任务即是梳理线索,进行头脑风暴,并提炼出冬奥火炬传达的理念,他坦言这一步花了很长时间。
“火炬的设计,应当承载更多的文化表达,类似于古代的礼器,用于国家仪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命观,我觉得和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说是一脉相承的。携手共赢与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我想,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生生不息的原因,通过体育运动让世界相知相融。”循着这一思考路径,李剑叶带领团队投入具象转换与功能实现的工作中。回归淳朴,师古师自然,从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林存真拍下的一张落叶照片中,李剑叶终于找到了设计的切入点:向自然致敬。
这是一枚泛黄的枯叶,团队逆势而为,学习自然造就的天然曲线,化下落趋势为旋转攀升。写意流畅,象征坚韧不息的生命,一种内在的力量感油然而生。此前,团队推翻了40多版内部修改方案,获得这个灵感时距离项目汇报节点仅剩9小时。
天地辽阔,一叶见自然。当然,“飞扬”火炬还有多处精妙的设计构思。
火炬的颜色延续了2008年奥运的用色,是对“双奥之城”称号的呼应与中国奥运精神的传承,而红色也是能够让所有国人产生共鸣的颜色。创新点在于,2008年的火炬像卷轴,缓缓平直启封时,历史娓娓道来;而“飞扬”火炬向上的态势象征着蓬勃昂扬、繁荣现代的中华民族。火炬中空的开放状态,蕴含中国传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哲学智慧。
火炬的火焰由24支小火苗组成,这24支火苗分别通过燃气管的24个小孔向上传输汇聚。24对应着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而冬奥开幕式当天正值立春。
“这是一个很饱满的设计,你从任何一个维度去理解它,都能看到些东西。”激情飞扬,生生不息,这是李剑叶描述作品时用到的形容词。他希望借助这个机会展现中国设计人文与科技的融合之美。“我想为工业设计发声,我想用这支激情飞扬的冬奥火炬讲述生生不息的中国故事。”他说。
设计的功夫
在设计之外
对于“飞扬”火炬的设计,还有关键一环是科技的助力。作为一名设计师,首先要掌握技术背后规律性的部分,而后才能创造性地提出新想法。为此,团队走访了尖端科研所以及众多生产材料、燃料的单位,以期通过独立的调研总结出相关经验。
在实物生产过程中,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在保证材料成本可控的前提下,为形态复杂的火炬选用最适宜的外壳材料。
最先选用的是三维编织的碳纤维,一次就可成型。但是碳纤维耐不住高温燃烧,温度达到500摄氏度以上会自动变黑。于是团队转变思路,从耐高温树脂方向入手,并与碳纤维结合,最终耐得住800摄氏度高温。
“艺术与科技,总是像左右脚一样,得先迈出一步,比如艺术先走,技术再伸一只脚,它往前走的时候,又产生些新东西,带动另外一只脚再往前。经验、想象力与创造力结合,艺术与科技肯定有相通的地方,它们最后很可能殊途同归。”李剑叶很愿意表达一些超出设计的看法,例如对立统一的思维逻辑,含蓄壮美的中国气韵。这源于其深刻且日常的自我积淀。“从开始时反复漫长的思考到最终的落地呈现,这也是我学习的过程,对于思维训练很有意义。设计的功夫可能在设计之外,当你对某些东西理解更深刻之后,才能够知其所以然。”他用“兼具柔软情愫与力量表达”来形容“飞扬”火炬的设计。
他有时确像一位文人,尚诗词,喜李白,解读赏析张口就来。他说:“中国传统诗词用简练的话语捕捉到自然风貌的美感,提炼出人的复杂情感;它还很精妙,在描述宏大时,反而落笔于细微处。这些都帮助我更好地做设计,做人文设计。”在李剑叶看来,设计是一座桥梁,需要完成人文与科技的交融,这才是完整的“大设计”。
2021年岁末,李剑叶作过一次题为《中国文化精神的当代设计意义》的讲座,从文学与哲学的角度解读文化精神,并在设计中重新建构。尽管已作出了尝试性的解答,他还是将这个话题称作宏大而困难的命题。“因为它本身确实太虚无缥缈了,我们一般都会认为虚的东西很难直接导向工业设计这么实的专业,但虚无缥缈还有另一层理解,那就是潜移默化。”他想从设计单体出发解决一个局部问题,进而解决更多问题,做社会性设计。
李剑叶说:“我相信通过冬奥会开幕式,全世界的人一定愿意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而中国设计,在功能和体验之外,它所具有的情感传递和文化表达能力也一定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溢彩。”他常常问自己:“拥有中国性格的设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带着这个问题,他正奔跑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赛道上。
(作者朱滢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冬奥访谈小组”成员)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