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自由意志 彰显时代精神——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徐庆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6-24  阅读:次   |
42.9K

2021年6月5日,徐庆华在上海外滩现场创作百米书法长卷。

  书法和篆刻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样式,在今天依然富有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广大艺术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笔者近日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徐庆华,就艺术家的使命、大字书写、书法教育等话题展开对话。

  用开放的心态面对传统,吸取精华,融入性情

  董少校:中国的书法和篆刻都根植于汉字,历史悠久,临摹古代作品是学习书法篆刻的重要路径。您怎样看待传统,如何处理临摹与创新的关系?

  徐庆华:中国的书法太伟大了,世界上有那么多文字在历史上已湮灭,中国书法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得到无数人的喜爱。书法传统值得尊重敬仰,同时应当用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去面对传统,不能因为传统伟大,就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真正有自我意识的艺术家,会从传统中吸取精华,为自己的创作服务。

  董少校:石涛论画时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扩展到书法领域,您如何理解这个命题?

  徐庆华:书画同体,“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没有过时,其根本精神在于艺术要与时俱进。部分书家在创作时满脑子是古人,写出来的书法似乎是跟自己无关的东西。书法艺术之所以有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够表达个人感情。现在有了高楼大厦,有了先进的科技,应当利用好新的条件,通过作品传递时代精神。艺术家应是很敏感的人,去把握所处时代独特的东西。当今时代是多元的,书法家可以出于自己的感知去创作。对于书法欣赏也是这样,努力从作品中体悟艺术家的情感和时代精神。

  大字书法是自由意志的释放,表达了时代精神

  董少校:近几年,您的大字书法不断取得新突破,从上海交大120周年校庆现场创作到“守望敦煌”,再到浦东滨江大道、白玉兰广场停机坪、外滩的“浦江三部曲”,引起热烈社会反响。这些探索是出于怎样的初衷?

  徐庆华:大字书法或说巨幅书法创作具备一定现代性质,20世纪80年代已有王南溟等书家在探索。起初我是旁观者,毕业后开始介入,是逐渐积累、自然而然的过程,个人对书法的把控越来越自信,一步步走向深入。在一个蓬勃向上的人文环境下,想要寻求新的语言、新的方法,创造书法存在的新空间。作品面积从几十平方米、120平方米、200平方米、300平方米,直到百米长卷1000平方米,不断释放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能量。精气神在创作中释放,追求极致,用作品固化下来,展现了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每次写完我就想,怎么样可以继续加深、往前突破,在传达书法传统底蕴的同时,表达现代精神、时代精神。

  董少校:这与您的性格和爱好有关系吧?

  徐庆华:对,以往学习传统,我就喜欢大的气象。比如楷书我特别喜爱颜真卿,那种雄强、开阔让我觉得非常有力量。“大”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不是具体到哪一笔像不像王羲之、像不像颜真卿。有了这种大的意识,以后就会体现在日常的创作中,对大气象有一种向往。艺术可以实现人的自由意志,在创作中得到幸福感。对“大”的偏爱激发着我不断在大字书法领域争取突破。

  董少校:工具材料、传播手段的发展也为书法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徐庆华:确实如此,不同的创作形式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材料。古人磨墨写字,通常写在纸或绢帛上,创作的尺幅会受到相应限制;还能用砖瓦、金属器物、玉、木头等材料承载书法,书体、文字内容、大小形制等与载体达到某种和谐统一。书法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从书斋走向展厅,进而走向公共空间。现代社会人们希望以书法为中介达成纪念往事、凝聚感情等功能,呼唤书法家走向更大的舞台、更开阔的空间。尺幅巨大且有强度的塑料布载体、无人机拍摄、便捷的自媒体传播等都给大字书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科技推动艺术发展。无论上海交大120周年校庆、敦煌书写还是“浦江三部曲”,都是在露天公共空间,观众的观看与互动成为创作的一部分,整个现场本身就是一件大作品,真正体现出时代感。笔与纸、创作者与观众、天与地都融为一体,营造出宏大的气象。

  董少校:从您的大字书法创作心路可以看出,您对“书法表达时代精神”的功能与使命有着自觉而执着的追求。

  徐庆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传统的理解更透彻,笔墨的形式和内涵在拓展;我也一直觉得,传统书法艺术有必要与传统贴得更近一些。书法家不能满足于在某一家、某一派的笔法或结构上纠缠不清,应当主动去担当传统书法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使命,简而言之就是用书法彰显时代精神。我的巨幅书法创作就是想做这样的尝试。我的篆刻追求简洁、大气的造型,也是希望传递时代精神。

  书法学习要超越技法、超越功利,重在培养创造力

  董少校:随着社会的发展,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少年可以通过学校、培训机构学习书法,高校书法教育方兴未艾,很多人还通过师徒带教或自学方式进行书法研习。您认为学书法需要学什么、怎么学?

  徐庆华:书法教育是个值得关注的大课题。校园里的书法教育通常注重规范,要学生把字写得端正;培训机构会带学生临帖,跟古人写得像,去争取参展获奖。初学书法应深入一帖、一家,力求“像”,成为自己的拿手绝活。接下来换一家、换一种书体继续写,比如写了小草可以尝试大草,再回头写小草,相互促进。学习中有可能觉得迷茫,需要努力克服畏难情绪,努力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书体,找对了则事半功倍。临帖就像跟古人交朋友,不仅初学时需要临,写好了也可以回来临,对古人有新的感悟。技巧的训练是必要的,从长远来说则不能满足于“像”。书法学习需要超越技法、超越功利,涵养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领略书法之美。

  董少校:书法界有种说法,学习书法需要注重综合文化素养,文史哲全面跟上,乃至有文人书法、文人篆刻的称谓。您如何看待技法与综合素养的关系?

  徐庆华:书法走到深处需要文化的滋养,书法与文史哲恰当结合,会实现更多的艺术功能。对于尊重书法这门艺术的人来说,技法的学习无法跳过,写书法离不开手上的功夫。对传统的东西不了解,就很难探知书法深层的奥秘。写书法就是得积累,扎扎实实去练。一个人写出来的线条是不是有力道,是不是畅神,行家很容易评判,跟学问高不高并不直接相关。当然,尊崇一个人的学问人品,进而喜欢他的墨迹,那是另一回事。有的大明星、作家的字售价很贵,还有很多人买,并不一定是因为书法本身成就有多高,其中包含着社会声望等因素。

  董少校:您不仅创作书法、篆刻,在绘画方面也持续探索,各有成就。您如何看待艺术的跨界融合?

  徐庆华:不同的艺术样式在内在精神上是相通的,艺术需要跨界融合。写书法如果能形成个人的某种风格,就很了不起,但我觉得,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有长远的目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新的追求,走出舒适区,去追求艺术的新可能。就我个人来说,我喜欢书法、篆刻,但我不局限于此,绘画、雕塑、瓷器乃至当代艺术我都做。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文化遗产都可以为我所用,罗丹、凡·高、齐白石、张艺谋、蔡国强等艺术家对我影响都很大。我力求系统性地去看待和解决艺术探索中遇到的问题,让自己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

  (作者董少校系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