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有人走的路上执着求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11-11  阅读:次   |
42.9K

【记者手记】

  联系了两个多月,终于“挤”进了段宝岩院士的日程表——一小时的视频采访时间。

  第一次见段宝岩院士,是在去年学校组织的媒体专访会上。当时他刚从北京领奖回来,其团队研究项目“高密度柔性天线机电耦合技术与综合设计平台及应用”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建立了我国首个高密度柔性天线机、电、热耦合理论模型,探明非线性机械结构因素对其电磁性能的影响机理,突破机电耦合、高效热控、控型控性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我国首个集电磁、结构、热于一体的高密度柔性天线综合设计平台,开辟出我国天线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引领我国高性能电子装备跨越式发展。

  印象中的段宝岩院士身材颀长,儒雅温和,说话言简意赅,典型的理工人。在陕西高教系统,段院士的名字如雷贯耳,但是关于他个人的公开资料少得可怜。除了几篇有关他们团队研究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以及获奖信息外,几乎没有其他资料。

  段院士深耕的电子机械工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所承接的也大都是探月工程、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主力战舰等国家重大工程,与普通民众的生活距离着实有些遥远。要讲得让大家听得懂、喜欢听、能记住,不太容易,这让我对这次采访满怀期待又有些忐忑。

  采访约在学校北校区的科技展厅,背景就是段宝岩院士团队的项目成果展示,占据了几个墙面的大幅展板及“中国天眼”“逐日工程”等项目的实景微缩模型引人瞩目。段院士步伐轻快地走来,神采奕奕,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如果用“讲故事”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段院士不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说话很严谨,简洁明了,陈述性地讲自己的求学深造、教书育人经历,即使举例子也是三两句,没有丝毫的描述、渲染,不做丁点停顿。但是当话题转到他的科学研究、项目工程时,段院士的语言就会变得丰富传神,特别有感染力。像“中国天眼”中轻型索拖动系统创意的诞生和落地、“逐日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虽然语言平实,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原来科学是这么有趣,原来那么艰深复杂的工程原理可以这么理解,原来他们在做的事业将会给国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深刻影响……大家都听得入神了。

  段院士及其团队的骄人成就让人感佩,这些大项目、大成果背后的精神更令人肃然起敬。

  这背后,是他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拼搏努力的精神。从高中未读完就不得不回家务农,到大学招入不被人们看好的“小学科”,面对“命运的摆布”,他没有怨天尤人,轻言放弃,而是选择了相信梦想,相信努力的力量。数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终让他厚积薄发,脱颖而出,以实绩告诉世人:“小学科”也可以有大作为。

  这背后,是他敢啃“硬骨头”、不屈不挠的执着求索的精神。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他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道路,一路披荆斩棘,拓展新领域实现新突破。没有参考的先例,没有借鉴的经验,只能靠自己一点一点摸索,他的实验室就是一个小“加工厂”,但就是靠着这种执着探索的精神,段院士带领团队完成了一个个大项目,取得了一个个大成果。

  这背后,是他心怀“国之大者”,在国家系列重大工程领域,在实战中精进、在实干中奉献的精神。“做科研先要打好基础,固本创新。”“年轻人要增强耐挫力,不能一下就被打倒了,哪有那么多顺心的事儿,一次不行吸取教训再来嘛。”段院士将半生所思所悟娓娓道来,平实真挚的话语中,无不饱含着对青年后辈的殷殷厚望。

  一小时转瞬即逝,我意犹未尽又不得不向段院士致谢告别。十来秒后发觉周围悄寂无声,我惊讶地扭过头去,看见摄像、拍照等的五六个年轻同志,依然保持着原来专注聆听的姿势,没有一个人出声或移动。

  这大概就是人格的魅力吧!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