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阅读”的问号拉直 —— 关于六个读书难题的回应
“每天阅读半小时,就如同减肥一样,喊口号容易,坚持很难!”“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时间看书啊!”“刚翻了两页书,就拿起了手机,一刷就是几个小时过去了。”……去年,我们向读者征集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不长的时间就收到近百个“读书的疑难杂症”。经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与分析,我们发现其中一些阅读难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如果能找对方法,逐一突破,便不难敲开阅读的大门。
本期我们特邀河南省济源市教育体育局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常亚歌对其中的六个问题进行解答,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同时,由本报读书周刊联合商务印书馆共同策划的“推动读书人物主讲的‘阅读诊断’公益直播课”也从1月6日开始播出,邀请中国教育报2020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每天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在中国教育报好老师新媒体平台进行讲解。
读到自己不感兴趣但有用的书,就会读得很慢或者不想看了,怎么办?
这种现象很常见,特别是对于阅读积淀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而言,更是如此。毕竟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与阅读视野是有限的,而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又需要我们做个多面手,成为一个“杂家”,需要了解、阅读很多原本不熟悉的书籍,这些书籍很多超出了我们个人的兴趣范围。
十多年前,我和我的团队共读《给教师的建议》时就遇到此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大部分读起来是不太费力的,因为他极少通篇讲理论,但有些条目比较长,部分内容超出了我们的工作经验,理解起来稍微吃力。当时,我们的阅读是“君子之约”,每周必须共读批注一篇。为了完成这个约定,我往往要提前几周去反复阅读。同时,我还找来资料对照着阅读,比如马卡连柯、斯宾塞、佐藤学、杜威等。在多种著作的比较阅读中,我发现他们有些观点是相通的,只是表达的方式、实践的路径不同。有了这种比较性阅读与分析之后,你会发现,在阅读困难的时候坚持一下,有些书籍不一定有想象的那么难读。
当然,近些年我们引进翻译了一些国外教育类书籍,部分书籍的翻译语言枯燥,术语生涩,逻辑不清,虽有名气,但确实难读。那么,我们放下暂时不读也罢。毕竟在当下的阅读环境中,同样命题的书还有很多,完全可以选用其他类似的书籍替代一下,或者等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之后再读也可以。
专业类的书籍,我的观点是不要滥读,要精读。经典的代表性书籍要下功夫吃透几部,打好底子,其他的做一个拓展就可以了。阅读一定要给自己的思考留下空间,不能死读书,轻信书,弱实践。这样的阅读意义不大。
总是静不下心,对于文章的理解过于表面化,怎么办?
阅读需静气,浮躁无阅读。读书确实是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和平静的心态。因为阅读本身就需要我们借助文字与作者对话,引发思考,产生共鸣。
关于文章理解过于表面化的问题很普遍,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比如对深与浅的理解,有没有标准答案,我看是没有的,至多算是看谁对文章的解读更为合理而已。
多年前,我在参加观课议课活动时,发现大家的很多分歧主要体现在文本解读上,后来,我就用《红楼梦》训练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明清时期的文学点评很发达,四大名著都有点评版,脂砚斋、金圣叹、李卓吾、毛宗岗的点评都有经典,从他们的点评入手,你会学习很多有价值的阅读方法,如果再尝试动笔写写书评,那么对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对一篇文章或整部书的理解绕不过作者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我们需要关注这些文章背后的信息,从时代大背景和人物的小背景定位分析是常见的方法。现在,不少人喜欢去网上查资料,不喜欢读书籍,网上的信息查询便捷,但有一定的片面性。我主张要了解这些文章的作者,至少要通读几部他们的代表作、几本传记才好。近些年,我在有意识地读人物传记、名人日记、游记,甚至是个人通信等,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知道更完整的作家生平故事以及那个时代的真实状态,以此来帮助我建立一个大的时空观,去理解那个年代的作品。
休闲性的阅读很容易,但涉及学科专业领域的阅读,还是需要我们以研究者的态度去认真对待的。比如鲁迅的作品,如果我们没有对鲁迅进行一个系统的阅读,仅凭教材里的资料是不能驾驭他的作品的,即便是教也是“乱教”或“人云亦云”。这种外围的阅读积累看似很费时间,但从整个教学生涯看,我们的投入还是很有价值的。有了这种态度和方法,我们的阅读积累就会更丰富,理解作品时就会更准确、更合理。深度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智力游戏,需要一点点积淀和摸索,但基本的方法大体如此。
有些名著距离我们现代社会有些遥远,以及用了一些句式语法和词语让我们有些读不懂,所以更加没有耐心去读,怎么办?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文言文一直承担着记载中华文化与思想的重要使命。直到新文化运动之后,文言文作为“旧文化”的代表逐渐被边缘化。它们虽然仍在语文课本中出现,但比重很小,课程要求也不太高,几十年下来,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很薄弱了,以至于现在文言文已经成为大众走进经典古籍的障碍。
但无论怎样,中国人对汉字的识读带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如果我们静下来,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大体意思还是明白的。现在不少出版社出版了带注音的经典古籍,帮助我们解决了发音的问题,这种设计就很好。
我读这些书籍也有一个摸索的过程,我先从《红楼梦》读起,然后逼着自己写读书笔记,前八十回整整写了近五十万字。从开始的啃读,到慢慢适应,最后沉浸其中。其实阅读与打仗相似,如果你打过一个胜仗,你会积累很多经验,提升很大信心。我现在在抄读《史记》,抄书是很多古人读书的方法,比如金圣叹、王夫之、曾国藩。抄书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慢自己的阅读速度,让自己的思维充分在文本中逗留,以此来体会作者的构思、选材、笔法、主旨等。
读完一篇,再写一篇书评。书评写作力求准确,要有趣味易懂,要让没有读过原文的人能读明白,这就对阅读和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是这种写作要求,反过来逼着自己每篇文章务必读清楚、想明白。坚持久了,对文章的阅读能力也就强了。当然,工具书的使用也很重要,它们就像阅读的脚手架,不同的视角会给你不同的收获与经验。总之,对于一些经典名著,我们需要下点儿功夫,要有一点儿“打得一拳开”的精神,认真地拿下一两部,否则,我们永远越不过这个门槛,始终找不到享受经典阅读的乐趣。
如果时间有限,可以用听书的方式代替读书吗?
可以的,但只能临时代替,听书不能代替纸质阅读,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阅读是从耳朵开始的。没有阅读能力的孩子或成年人,听觉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在海量的音频中选择想听的书籍,这对于无暇阅读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福音。我家孩子小的时候,某一听书软件上线不久,我们就下载了《窗边的小豆豆》《我的阿勒泰》的音频书反复听,这对培育她的语感很有好处。
形象逼真、解放眼睛、信息便捷这些都是听书的优点,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不宜持续地听,毕竟是电子产品,外放会影响他人,戴耳机时间长了,对听觉有伤害。另外,听书容易被朗读者的声音控制,成为“声音文学”,比如听《三国演义》《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我们很容易被播音员独特的声音控制,难以走出播音者的声音形象。
纸质文字的阅读速度与我们的理解是同步的,这种同步性,利于读者从文字中进行信息提炼与整合,形成自己独有的阅读想象与见解,这与被动的听书,甚至被固定化的人物形象所束缚是完全不同的。听书与读书,本质上讲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主动的。被动的听书弱化了阅读的个性化体验,主动的阅读刚好相反。所以,听书仍然是一种快餐式的浅层阅读,它不能替代纸质书籍个性化的深度阅读。
感觉读书有用,但是读了记不住,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是不是一本书得多读几遍?读书要不要做笔记?
记忆取决于价值。很多书的内容是不需要刻意记忆的,特别作为成年人来讲,记不住就算了,或许这些内容不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是在工作中极少涉及的。但凡能记住的,必定与自己的兴趣联系紧密,必定对自己的工作能给予很大帮助。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成年人的阅读,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阅读慢慢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在这期间,不少信息起到一种“酵母”的作用,它去激活个人储备的另外与之相关的信息,使得新旧知识发生关联,产生一种新的观点来改造自己,认识世界。这要比单纯记住一些知识更有价值。
好书要读通,闲书要读快。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反复阅读,甚至很多书未必值得一读。我们按照每天阅读一万字,一年下来,读不了几本书,所以,读,就读好书,读关键书,读构建自己专业基础和高雅品质的书。特别是一些经典的书籍则需要反复阅读,要动手、动笔、动心、动口。我喜欢反复看《给教师的建议》和《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只要有时间,我总要翻几页,每次阅读都有一种新的收获。苏霍姆林斯基与阿莫纳什维利的书没有深奥理论,但充满教育的哲理,他们不提生涩的概念,他们写书的读者意识很明确,就是给同行教师看的,不是给专家研究的。他们不为职称写作,更不为名利出书,只是对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如实地记录与整理。这才是真正的好书。
读书就要动笔,我总把阅读与写作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简单的批注也是一种写作,比如《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就是一种很高级的文学评论。另外,我们还可以写百字文训练自己的概括能力,比如写教师日记,也是不错的训练方法。如果有时间,读完一部书,单独写一篇书评,以加深自己的理解与记忆,这更是一种练笔方式。
有时候不知道该读什么样的书?是随心所欲还是墨守成规?读书和实践如何结合?
就像牙痛看医生一样,如果自己不清楚有什么需求,我们一般不会去主动阅读,这是成人阅读的通病。阅读的驱动力大体有两种:一种来自自身,因为阅读已经成为每日必修课;一种来自外部,比如工作的需要、制度的约束。动力不同,效果自然不同。
任何人的阅读能力与习惯都需要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阅读起初,我主张先从自己的兴趣入手。爱好历史,就从通俗历史读起。喜欢文学,就从最喜欢的通俗文学读起。喜欢军事,就从最感兴趣的军事战争读起……先选择一个角度,慢慢读进去,逐渐摸索出自己的读书经验,稳定每日阅读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阅读半径就会逐渐扩大、延展。
然后,要做一些专项阅读的计划。人的时间有限,一直随心所欲地阅读是不妥的,因为这样构不成相对理想的知识体系,就像“搬砖”一样,今年“搬”了一堆“碎砖”,明年又“搬”了一堆“碎砖”。再加上外界的干扰,缺乏同伴的交流,慢慢就失去读书的兴趣。教师必须要读好自己的专业书,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是立身之本。对于“零基础”的人们来说,最好每年要精读一部教育名著,通读几部学科专著,泛读多部人文社科书籍。有了这个阅读框架,我们的阅读就少了随心所欲,就会有的放矢,自己的阅读框架也会逐渐清晰,不会再人云亦云了。
实用主义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有用。其实,就读书而言,没有小用,只有大用。我们不要总想着把读到的办法马上“用”到自己的课堂上,这是不现实的。一则环境不同,二则操作不同。同样是一篇教学设计,别人可行,自己未必可以。这与高手用柳条做武器,工匠拿来编筐是一个道理。读书表面看是获取了信息,但从其本质上讲,这些信息只是告知我们许多隐含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我们通过这些规律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才是关键,即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才算读书的意义所在。(常亚歌)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