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心理情景剧大赛暨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圆满落幕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5月23日晚,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关工委主办的“心”启航,“剧”青春心理情景剧大赛暨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闭幕式在学校西阶梯教室隆重举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黄鹏出席活动,各学院领导、辅导员和400余名学生观看比赛。
心理情景剧通过团体成员扮演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使成员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同时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将其展现在舞台上。在校园心理情景剧中,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是心理情景剧的跌宕起伏,是用心理剧手法呈现出剧中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也是引起观众共鸣、演员和观众共同成长的过程。
比赛当晚,来自五个学院的六支参赛队共同探索着心理世界的无尽奥秘与迷人魅力!他们热情如火,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表演,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心理情景剧盛宴!现在,就让我们一同重温那些温暖而感人的表演瞬间吧!
电力工程学院《MBTI人格训练营》
安妮的故事是在求职过程中从自我怀疑到自我接纳的过程。面临择业期的我们,常常会发现自我探索的道路似乎变得狭窄而受限。在这个关键的人生节点,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反思、拓宽视野、权衡取舍并保持积极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拾自我,做出符合内心期许的正确选择。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寻心》
每个人的内心感受都是独特的,都有不同的情感需要和反应。故事的主人公盛启锐因太过在意自己的想法而忽略自身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理解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并学会与他人分享和沟通,以获得更好的情感支持和成长。
信息通信学院《五彩斑斓的白》
故事的主人公被情绪困扰,他开始对他人情绪展开观察,通过改变对事件的消极看法,从而改变了困扰自己的情绪。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可能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评价,要想摆脱情绪的困扰,应该先改变对事件的想法,想法变了,情绪自然也就变了。
电气工程学院《完美人设》
竹光曾经也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但在追逐完美的路上,他却渐渐迷失了自我。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竹光学会了换个角度看世界,最终找回了那个最真实、最灿烂的自己!成长并不是追求完美的过程,而是不断探索和认识自己的过程。只有当我们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经济管理学院《方与圆》
方代表了方正,规矩;圆代表了圆润,包容。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究竟应该选择规规矩矩还是选择事事变通呢?这看似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题,实则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既守规矩又懂变通。规矩是我们行为的底线,是我们与人交往的基础。而变通则是我们提升交往效果、增进彼此理解的关键。
电力工程学院《春风吹又生》
昭昭同学在经历了被同学误会、被男朋友和母亲否定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时她内心的力量“暖暖”用爷爷的爱唤回了她积极的心理资源,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成为了自己的守护者。同学们,在面对生活的小小挑战时,不妨来一场积极的寻宝之旅,发掘和培养你们那些闪闪发光的个人资源和优势!
微光助力团《裂痕下的曦光》(展演)
小齐的故事是内心的挣扎与自我救赎的过程,当我们一直囿于过去的经历,内心总是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往往容易错失许多宝贵的机会和可能性。然而,正如小齐所展现的那样,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我们就有可能战胜心魔,实现自我救赎和成长。
在这场心理与艺术的对话中,每一位参与者、每一位观众都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智慧的舞台。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奇妙旅程。让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的心灵故事将被讲述,更多的青春梦想将被实现。
经过激烈角逐,信息通信学院短剧《五彩斑斓的白》荣获一等奖,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短剧《寻心》、经济管理学院短剧《方与圆》荣获二等奖,电力工程学院短剧《MBTI人格训练营》、电气工程学院短剧《完美人设》、电力工程学院短剧《春风吹又生》荣获三等奖。
快乐是一种心情,幸福是一种心境,健康是一种心态,开朗是一种心性,无论是快乐喜悦也好,还是暂时忧伤也罢,我们都要用心去演绎这出戏;青春如歌,激情是旋律,梦想是歌词,成长是节拍,勇敢是和声,无论是激昂的高歌还是低沉的吟唱,我们都应用情去演唱这首歌。希望同学们学会正视自我,越过彷徨,释放悲伤,抛掉苦恼,用爱点燃生命,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让心坚若磐石,矢志不渝;让心纯若净水,涤去污秽;让心烈如火焰,绚烂生命!
“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脚步却不会停歇。纾解学生情绪,我们不懈前行在路上;助力学生成长,我们矢志不渝在路上;引航学生逐梦,我们始终相伴在路上。(张康博)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