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三融三促”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 培养新时代新愚公
本网讯 近年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坚持文化素养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技能培养有机融合,建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有效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三融三促”。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由中文、历史、美术、音乐、旅游、设计等13个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结合学情实际,立足职业发展需求,构建了融经典性、通识性、启发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广度、深度适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知识谱系,建成教学资源库,包括经典导读、文学欣赏、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欣赏、人文素养等六门主干课程,涵盖了30个专题、300多个知识点,模块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方便师生选学辅教。目前,资源库已在智慧职教平台上线,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号、B站上线,438个学校单位推广应用,20000多人开展在线学习,新媒体平台日点击率达1000多人次,为高职院校师生教学提供了便利,在全社会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融合,促人格塑造。如在学习《经典文学赏析》中在讲授宋词代表作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作品时,不仅教授诗歌赏析方法、词作的风格特点,重点分析了词作中蕴含的词人风骨。通过讲述苏轼生平,学习作者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积极乐观,迎难而上,渴望兴国安邦、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不畏困难、挫折,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发挥了立德树人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融通,促能力提升。建设了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教学团队,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施等具体环节,一体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交叉融合,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人文情怀、专业技能。资源库建成后,有效应运用于专业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实现了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融汇,促文化传承。课程教学延伸至校内外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资源库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库、专项训练实践指导书等内容,为“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以及学校诗词大会、礼仪知识竞赛、国学知识达人、汉服展示等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参考。同时,任课教师担任了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剪纸、银饰品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艺术产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嘉奖,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创新力量。
自2018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设以来,累计受益学生达5万多人,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新愚公。涌现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河南省文明学生、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优秀学子。创业先锋代立红心系山区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艾草生产加工产业,荣获河南省最美工匠、济源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主动请缨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的优秀毕业生宋浩岩;火车上主动为孕妇接生的邹小彦;见义勇为的优秀学子杨幸强、赵志鹏;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李天鑫,品学兼优,扎根基层,奉献社会。
培养了一批精技艺、会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专业学习、竞赛等活动,“通识+专业”效果进一步显现。带领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获奖30多项。“网红达人”牛兵将传统书法艺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在手机壳上誊写《兰亭集序》,走红网络,引发央视新闻点赞。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团队创作的《非遗技艺“葫芦烙画”》《丹凤朝阳》《海印》等作品分别在全国大学生白银首饰创意设计大赛和济源示范区公益广告征集活动中获奖。
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学校成立了济水文化研究中心、愚公移山精神教研室、卢仝茶艺等非遗研究基地等平台,研究推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编撰出版了《王屋琴书》等济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指导学生组建汉服社、诗艺国风工作室、小愚公国学剧团等社团,深入济源村、镇、社区广泛传播卢仝煎茶技艺、王屋琴书、砚艺雕刻等非遗文化和传统技艺。《汉韵华服赴盛宴,能工巧匠传技艺》《巧手弄簪花 玲珑醉国风——“妙手生花”手工饰品DIY展》等活动被中国高校之窗、河南高校资讯网、中华高校网等媒体报道。积极投身社会服务,深入济源钢铁集团、济源煤业集团等企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开展社会培训,累计受益达2000人以上。(李滟、郑爱娟)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