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共青团:“课内+课外”协力助“双减”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1-12-14  阅读:次   |
42.9K

  “5+2”课后托管服务、四点半“校内加油站”红领巾主题实践、网络云课堂、“青轻课堂”课后服务计划……“双减”政策落地后,浙江共青团通过广泛组织发动志愿者积极承担学生课后、节假日等时段托管志愿服务工作,帮助破解“学生无处去、家长看护难”问题。

  少年宫丰富课后托管

  科技体验、创意剪纸、动手搭建……11月11日下午,来自宁波信谊小学的上百名学生集聚在宁波市青少年宫,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体验活动。“孩子们的热情前所未有。真希望以后类似的课程,每周都能送进学校。”信谊小学校长卢雄伟说。

  如何发挥少年宫的优势,为学校提供优质的校外公益课程项目,“课内+课外”协同互动、“5+2”课后托管服务,是浙江的答案。

  日前,由宁波市青少年宫主办的“流动少年宫助力双减”——宁波市“红领巾公益课堂”暨“大手拉小手”老科学家校园行活动举行。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原站长潘习哲教授,带来了生动有趣的《航天遥感改变我们的生活》主题课程。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为500余名少先队员介绍了遥感技术和应用的最新进展。

  在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把传统技艺龙狮送进了学校。在温州市实验小学和温州市新田园小学,孩子们通过常态化的龙狮训练来传承龙狮精神。

  安吉青少年宫与乡村学校杭垓小学结对,每周两次选派中国舞、拉丁舞、书法等专业艺术教师到学校参加课后服务,20个兴趣班大受学生欢迎。

  志愿者结对学校、社区开发特色课程

  青年志愿服务参与课后服务,是浙江共青团助力“双减”的另一种方式。

  晚上6点半,丽水市三胞树人小学五年级学生小芳准时在电脑前,等着志愿者姐姐当天的兴趣辅导。三胞树人小学外来务工子女集中,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与三胞树人小学的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每周一至周五晚上通过微信、钉钉等平台帮助学生。至今,累计线上线下服务8300余次。

  杭州市钱塘区高校众多,团钱塘区委对接辖区高校志愿者结对周边中小学。截至目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与幸福河小学、观澜小学、杭州下沙第二小学、云帆小学、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小学、听涛小学6所学校开展定向结对志愿服务。每天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约100余人。

  温州大学团委对接了26个中小学以及社区,在学校周边8公里范围内提供服务,1000多名学生提供了6500小时志愿服务,不仅提供阅读、体育、科普这样的实践活动,还结合温州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出红色拓展课程,让小学生在游览过程中接受红色熏陶。

  团南湖区委发动志愿者为学生提供作业辅导服务,还利用志愿者的所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科普、文体、艺术、劳动、游戏等多种拓展服务;团秀洲区委组织志愿者按照自身特长围绕德智体美劳5个维度开展了音乐、折纸、棋类、足球等共计15种活动,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

  绍兴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家庭情况、不同群体需求,探索了“定制式”社区托管,联合周边中小学、辖区内的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开设针对家庭困难学生“四点半”课后辅导服务。仅越城区就有18个社区开设了公益课堂。

  “你来点单 我来服务”

  学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兴趣体验课,学生到底更爱哪一种托管方式?由团委开发出的“定制服务”给学校提供了个性化选择。

  团龙湾区委整合特色文化资源,设计开发传统文化普及、非遗传承、心理健康等20多门特色课程,向学校推广、供学生“点餐”。衢州依托媒体,发布包括红领巾公益课堂、游戏嘉年华、劳技实践、红领巾专业社区、红领巾红色研学、暑期托班服务在内的128项课程内容,方便学校点单,为学校提供精准有效的课后服务。

  团台州市黄岩区委把助力“双减”志愿服务纳入自主研发的“青春社区”程序平台,在全区11个社区试运行,“小青橘”助力“小黄建”志愿服务联盟在平台上发布志愿服务内容,社区各“托管”定位可在平台上进行“点单”。同时,各点位根据自身需求,发布志愿者招募公告,青年志愿者结合自身特长进行认领。

  就在前几天,“浙里办”的“青春浙江”板块,上线了“青春助力‘双减’志愿服务”多跨场景应用,集成各方需求信息和资源清单,包含志愿者报名、学校“点单”、少年宫报名、校外活动报名、少年宫云上课程等内容,家长可以通过应用为孩子报名。学校可以在应用上根据各地共青团发布的课程菜单,进行“点单”服务,预约志愿者送课进校服务。宁波市海曙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孙嘉怿报了名,随后接到了区志愿者协会的电话,为她匹配到了附近的古林镇中心小学,“这个专区推出得很及时,也很有效,能为我们精准匹配到合适岗位,让我们的专业技能得以发挥”。

  截至11月22日,已有101454人次参与托管志愿服务,开发课程2019节,红色研学基地1334个,开展课后托管17510次,志愿服务时长40万小时。

  通讯员 丛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