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短视频传播非遗不能止步于“猎奇”和“带货”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1-12-14  阅读:次   |
42.9K

  ●李雨轩

  今年“双十一”期间,京东携手B站制作短片《整活》,聚焦皮影戏、木雕和京绣唐卡,试图通过非遗项目与科技产品的结合,来拉动非遗类文化消费:投影仪为皮影戏提供了新的展演空间,木雕融入机械键盘生成了“桌面美学”,唐卡在虚拟现实设备中获得了数字化的存储和转换。用视频短片为非遗“带货”,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当下,短视频媒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正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例如,据快手方面透露,平台旗下非遗内容相关创作者已超过1500万人;而根据抖音官方发布数据,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抖音的覆盖率达到了97.94%。这些不同平台通过让大众重新“看见”非遗,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传播、活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先,这种“看见”为古老的非遗提供了新的展示舞台,助其重回大众视野中心。许多非遗项目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拓展,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日常生活产生新的关联,从而为自身的延续争取到广阔的社会基础。例如,由上海戏剧学院2017级和2018级京剧表演专业学生组成的“上戏416女团”,尝试用京剧唱腔来演绎各种戏腔“古风”音乐,以此增强传统戏曲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在网络上引起热烈反响。该组合于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探窗》,在各短视频平台的播放总量已超过5000万次。

 

  其次,这种“看见”适应了互联网用户的文化审美需求,通过富有活力和创意的艺术重构,开辟了非遗传播推广的多元化新途径。例如,B站的一些短视频节目,就鲜活直观地演示了点翠、缂丝等传统技艺。UP主“雁鸿Aimee”在一个关于如何制作翟冠的视频中,不仅详细记录了制作工艺流程,还配以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和颇具视觉美感的成品呈现。相较而言,抖音、快手等更偏重短视频,而B站的视频节目则长、短兼备,有的节目可长达20分钟以上。不同类型和特点的视频节目,相应生成了传统与现代之间丰富灵活的对话关系:较长的视频暂时搁置了现代生活对速度和效率的追求,构筑了从容、绵延的美学特征,以此再现非遗项目中蕴含的深厚底蕴和灵性;而典型的短视频则迎合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样态,选取非遗中最精彩的部分,通过创造、放大视听上的冲击力,满足用户求新求异的心理诉求。

  此外,在当前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下,这种“看见”还为部分非遗项目的生存延续、创作成果转化为文化消费提供了新的思路。许多短视频平台都已开发出线上购物等功能,用户能通过“橱窗”,直接实现由“看”到“买”的无缝衔接。据抖音数据显示,不少非遗老字号已借助抖音打开新市场,有10名非遗传承人借助抖音电商实现了年入百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类具有“带货”性质的非遗类视频节目中,有一部分曾因创意不足、商业诉求过于明显等缺点引发争议,还有一些甚至招来了借非遗之名“蹭热点”“玩噱头”的质疑,这是应当予以重视和警惕的。非遗的传承和弘扬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们不能因为短视频掀起的“狂欢热潮”而沉浸其中、止步于此,对此产生深度依赖。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媒介渠道传播非遗是有必要的,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猎奇”和“带货”的层面,更不能在活化过程中偏离了“守正创新”这一根本原则。同时,如何对短视频平台上涉及非遗类的节目进一步加以规范化、专业化的鉴别和管理,避免其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失真或者误导,这一点很值得认真思考。

  电影《一代宗师》中说“有灯就有人”,但同样不能忽略的是,“有人才有灯”。“灯”和“人”是相互照亮的,非遗事业的赓续需要世代接力,久久为功。通过短视频平台重新“看见”非遗只是一个开始,由衷期待有更多年轻人借此走近非遗、爱上非遗,投身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事业中。

  (作者 李雨轩 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