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新馆今天正式开放 曾侯乙编钟等国宝入驻

来源:武汉晚报 时间:2021-12-21  阅读:次   |
42.9K

  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的湖北省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对公众开放,可在湖北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湖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美团APP实名预约免费参观。每天可预约5000人,可提前7天预约。新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省博新馆俯瞰如鼎字展开,部分墙体为玻璃幕墙和夔龙纹浮雕造型,荆楚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感交融。新馆集收藏保管、陈列展演、科学研究、技术保护、教育咨询等功能于一体,兼具图书资料、影视放映等功能。新馆开放后,湖北省博物馆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1万平方米。

  除了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国宝,也入驻新馆。目前,新馆已设有曾侯乙展、楚国八百年展、梁庄王展、越王勾践剑展、曾世家展等专题展厅。

  近年来一直负责接待参观者的综合馆也将随之调整,将举办湖北通史展,如湖北古代文明展、湖北近代风云展等。

  11月26日,参加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的国内各省嘉宾曾提前参观省博新馆。面对曾侯乙编钟、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等国宝文物,嘉宾们赞叹不已。记者随嘉宾初步体验了陈展基本完成的省博新馆。

  曾侯乙编钟在新馆的“住所”,堪称“超级豪宅”

  走进新馆大厅,大厅右侧较为醒目的是曾侯乙展厅。展厅内除了曾侯乙编钟,还陈列了编钟钟梁、彩漆撞木、曾侯乙编磬等。

  曾侯乙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是周代诸侯国曾国的国君。他的墓葬于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城区)被发现,发掘出土了一万五千余件工艺精湛、无与伦比的文物,呈现了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体现了古人敬畏天地、神明和祖先的丰富精神世界,揭示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天文历法、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极高成就。

  曾侯乙展厅位于南主馆东侧一、二层,分为“敬天崇祖”“金声玉振”“所尚若陈”“观象授时”“车马仪仗”“永保用享”六个部分,多角度阐释曾侯乙文物,体现古代礼乐文明,凸显文物艺术特色。

  省博工作人员介绍,曾侯乙编钟在新馆的“住所”,面积大、科技含量更高、观展环境好,堪称“超级豪宅”。“曾侯乙编钟在新馆里的陈列,会着重强调空间感。编钟是在墓葬的中室出土的,它使用的场合原本就是宗庙一类的大型场所,所以新馆为曾侯乙编钟提供的陈列空间非常大,空高两层,从礼仪上来说属于居中之位。”省博馆长方勤介绍,“新馆采用了大量高科技元素,比如恒温恒湿系统、低反射玻璃、现代信息技术等,它们既能对文物进行深层次保护,也能让观众参观时体验更好。”

  虎座鸟架鼓在楚国八百年展厅最为醒目

  在楚国八百年展厅,嘉宾们的注意力被具有雄奇荆楚特色的虎座鸟架鼓所吸引。讲解员介绍,它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2号墓,年代为战国中晚期,它通体髹黑漆,饰有红、黄、银白多色彩绘,稳重的虎座与飞扬的凤架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从虎座到凤架,从形制到彩绘,及其精美程度,都称得上楚国髹漆艺术的代表作。

  楚国在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楚人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湖北是楚国故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考古出土的大量楚文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楚国文化的认识。

  楚国八百年展厅位于南主馆三层中、西部,分为“开疆拓土”“礼俗百业”“惊采绝艳”“上下求索”四个单元,打破以材质为主要门类的叙述脉络,吸收新的研究成果,突出楚人“筚路蓝缕”“一鸣惊人”的精神内涵,从物质到精神、从文献到文物,全面展示楚国的历史和文化。

  随嘉宾参观,记者还见到,郭店楚简《老子》乙的竹简原件,大家在陈列的展柜打了围。它1993年出土于荆门郭店1号楚墓。《老子》又称《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末期。郭店楚简《老子》乙抄写于战国中期,早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老子》传抄本。

  曾伯桼铜壶、彩绘凤纹石编磬、吴王夫差矛、人擎铜灯……一件件代表着楚文化特色的珍贵文物令嘉宾们啧啧称奇。

  越王勾践剑剑首处放有一面镜子,让参观者更清晰看到剑首处十一道同心圆

  越王勾践剑展厅位于省博新馆二层中部,分为“越国春秋”“惊世发现”“剑中王者”三个单元,以越国历史作为切入点,介绍“越王勾践剑”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科技成就。

  1965年冬,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其墓主为战国中期的楚国贵族悼固,而剑身的八字铭文显示它的主人是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剑是国宝级文物,不仅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发达的科技与艺术水平,也是当时楚越关系的见证。

  展览位于南主馆二层中部,分为“越国春秋”“惊世发现”“剑中王者”三个单元,以越国历史作为切入点,介绍“越王勾践剑”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科技成就。剑首处放有一面镜子,以便让参观者更清晰看到剑首处十一道同心圆。

  省博工作人员介绍,越王勾践剑在出土时插在漆木剑鞘里,出鞘时仍然寒光闪闪,耀人眼目,其剑刃薄而锋利,经测试它能够一次轻松地划开20张白纸。虽然这把青铜剑深埋地下2500余年,但纹饰依旧清晰,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曾世家、梁庄王珍藏和书画珍秘各具特色

  曾世家展厅位于南主馆西侧二层,分为“始封江汉”“汉东大国”“佐佑楚王”“华章重现”四个部分,通过考古成果,全面揭示曾国从在江汉地区独领风骚到滋养楚国、最后融入楚文化的发展历程。

  梁庄王珍藏展展示了郑和时代的瑰宝。梁庄王朱瞻垍是明仁宗朱高炽第九子,封地位于今湖北钟祥,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朝对外开拓之际,郑和船队多次远航西洋。该展厅位于南主馆三层东部,分“天潢贵胄”“珠围翠绕”“丝路撷珍”三个部分,通过展出梁庄王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再现梁庄王及王妃的贵族生活,也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

  书画精品展展示了湖北省博物馆馆藏书画珍秘。湖北省博物馆现藏书画作品近万件,其中一级品达114件,主要以明清及近现代作品为主,也藏有敦煌、宋代日本经卷和南宋、元时期绘画作品。藏品来源既有武汉市文管会、文史馆等单位的调拨,也有包括徐行可、晏石卿、杨先梅等先生的社会捐赠,特别是徐行可先生捐赠书画近千件,正是这些藏家以极大热情、诚挚信念的无私捐赠,奠定了馆藏书画的基础。该展厅位于南主馆四层,分“明代以前书画”“明代书画”“清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四个部分,撷取馆藏各时期书画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

  文/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黄敏 图/记者何晓刚 摄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