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九妹》研讨会举行 专家:以轻喜剧形式呈现的乡村振兴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高凯)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展示新时代党员形象的重点献礼片《九妹》,日前在京举行专家观摩研讨会。
导演卫青、编剧旻雁、制片人王洪旭等主创与众多业界、学界、评论界的专家学者就影片的轻喜剧类型拓展、党员形象塑造、电商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九妹》改编自旻雁小说《九妹村》,讲述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金九妹带领乡亲们探寻电商助农,致力乡村振兴的故事。据导演卫青介绍,影片拍摄的初衷是献礼建党百年、呈现党员群众关系,展示新农村新风貌。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研讨会上指出,《九妹》深入生活、深入新农村,从中可以看出主创对农村生活的独特观察,完成了中小成本电影、乡村振兴题材差异化表达的探索。同时,影片还加入了悬念因素,通过一对不同人生经历的孪生姐妹的短暂人生互换,带来更多电影化的冲突和层次感,轻喜剧的风格也提升了影片的可看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代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赵卫防认为,《九妹》实现了两方面的“升级”:首先是新时代从脱贫到乡村振兴的升级,通过数字经济、媒体融合等,展示新农村的变化;其次是主旋律影片轻喜剧风格的升级,歌颂型喜剧已经长时间缺席大银幕,而《九妹》通过孪生姐妹互换人生的设计,实现了错位传统喜剧的回归。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表示,作为一部主旋律中小成本影片,《九妹》通过轻喜剧的风格,搭建了一个商业类型化的故事情节的框架和人物的关系。影片一开始,就让主人公互换人生从而面临最大的危机和困境,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和强烈的戏剧感,也体现了对观众期待的尊重。
在影片主创看来,文艺作品除了传统的教育、宣传功能之外,更要有产业促进功能,能够真正提供更多思考和建议。制片人王洪旭表示,虽然农村题材影片在市场表现有一定压力,但《九妹》项目启动时,恰逢建党百年和乡村振兴的启动,希望能够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为主旋律题材的创作提供一定的思考。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荣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章柏青认为,作为农村题材影片,《九妹》在题材选择上很新鲜,与时代的贴近度非常高,切实反应了当代农村、当代农民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的改变。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中国农民已经跟上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进步、搭乘了时代的技术,利用数字经济,走向共同富裕,这是其与其他同类题材相比最大的突破与创新。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称赞《九妹》是“一部有记录意义,代表新时代东北风格、东北精神、东北文化的电影作品”,展示了“新农村、新东北”,跳脱了以往对农村艰苦、贫穷的固有印象,塑造了新时代的农村形象、东北形象、中国形象,是农村题材影片的一大进步;同时,把这乡村振兴新的趋向和东北人民擅长和喜爱的喜剧性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塑造了东北人奋起奔小康的新形象。
据编剧旻雁介绍,《九妹》的创作深受《暴风骤雨》的影响,在对尚志地区元宝村的多次调研后,发现基层党支部书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九妹》塑造百岁老党员杨九妹、因公牺牲的刘九妹以及金九妹等历代九妹村女性支部书记形象,通过对基层党员的刻画,展示百年大党为民服务的信念、责任与担当。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认为,《九妹》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紧贴时代脉搏;既呈现了乡村振兴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紧跟时代、灵活借势、服务群众的信念,又不回避基层干部所出现的失误,但更重要的是随后呈现出的责任与担当,实现了新时代,有亲和力的基层党支书形象的塑造。
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投融资发展专项基金总监、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总结称,《九妹》以电商直播作为主要内容载体,在后续的宣发上,也可以借助线上直播,与电商结合,同时还可以顺应乡村振兴的大趋势,通过与地方结合,下沉到新农村市场。
本次活动由中国电影基金会指导主办,中国电影基金会文旅影视专项发展基金和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完)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