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
教育对外开放助力实施教育强国战略 |
——访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 |
刘利民
新时代以来,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并进行了战略部署。教育对外开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促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
教育对外开放有助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在新发展格局中理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您怎样理解对外开放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刘利民: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明确指出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需要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再次阐明了开放对各国应对当下挑战的重大意义,体现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战略定力。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对此,中国给出了应对之策,那就是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继续为各国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更多动力。各国应当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记者:您常年奔波在教育对外开放前沿,您怎样理解教育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刘利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对外开放对于建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即向苏联派遣大量留学人员,接受东欧国家学生来华学习汉语。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制定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遣留学人员的政策。1978年,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开始谱写新篇章。教育对外开放助力对外开放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列入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充分说明,对外开放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性,说明国家治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推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教育和教育对外开放要发挥自身能动性,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当今世界,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教育是国家和民众间交流与对话的关键力量,是承载、传播、延续文明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一个从横向维度与时代对标的过程,能有效应对世界发展格局的变化和知识创新,促进全球人才流动,促进跨国家、跨机构、跨主体的对话和互动,促进中国教育提升国际影响力。因此,教育对外开放有助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有助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重视教育就要立足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新时代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迈出很大步伐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这一重大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为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做了哪些工作?
刘利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新时代以来,中国教育取得的成就,首屈一指的就是教育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教育普及率大幅提升,进入世界中上收入水平国家行列。这一成就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近些年,党和国家努力确保贫困地区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控辍保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精准扶贫后,进一步提升、巩固了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党的十八大以前,在中国教育整体布局中,学前教育还是短板。2012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64.5%。通过10年努力,其间包括实施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88.1%,为义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到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91.8%提升到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85.0%提升到91.4%。2012年,高等教育普及率为30%,2019年达51.6%,进入普及化阶段,2021年达到57.8%。2021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以上数据就是有力支撑。
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教育普及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在人口大国包括发达国家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当然,中国教育要在普及基础上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年,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实施了“双一流”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等行动和计划,这些措施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记者: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做了哪些贡献?
刘利民:教育是传播文明和知识的途径,是提高人民素质的基石,是实现社会进步的依靠。重视教育就要立足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年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迈出了很大的步伐。
第一,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出现双增长。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主要是鼓励出国留学,现在实现了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数量双增长,出国留学和归国创业数量双增长。这是新时代一项显著成绩,体现了党和国家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在持续增强。
第二,中文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在选择外语学习方面一个重要选项。
中文已经进入76国国民教育体系,国外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人数近2亿,全球参加中文水平考试(HSK)等各类中文水平考试达4776万人次。习近平主席在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中文使用人数的增长、在越来越多的场合用中文进行交流,显示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彼此进行沟通的愿望和需求越来越迫切,说明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第三,教育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国教育日益凸显中国特色。
近年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连续取得好成绩,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我们感到欣慰,同时也很冷静。一方面,要看到我国整体基础教育所处的位置;另一方面,要看清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特别是教育理念还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地方。同时,中国幅员辽阔,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区域内部教育均衡程度还有待于提高,教育改革发展任重道远。
但不可否认的是,外国同行发现,中国的教育有值得他们借鉴的方面,特别在基础教育领域,各级政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注重家校共育、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以及中国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等。例如,他们非常关注中国的数学教学,英国教育大臣专门到中国上海听课,邀请中国的数学教师到英国去任教,而且引进了中国上海的数学教材。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互动。毕竟,中国是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教育大国,有优秀的教育思想和几千年的教育实践,我们要同当代国际大潮流进行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的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国际合作交流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自己的优势,同时博采他山之石,使得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教育、科研、育人等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高等教育这些年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包括与国外联合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联合建实验室等,在国际重要会议发表报告、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持续增加,取得了明显成果。中国的高校组织也与国外的重要大学联盟建立了合作,比如澳大利亚八校联盟(G8)与中国九校联盟(C9)合作,不断拓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在党和国家大力推动下,职业教育这些年发展得很快。“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内很多企业陆续走出去,职业教育也跟着企业走出去,培养属地技能人才,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外向型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联系,400余所高职院校与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鲁班工坊成为重要国际品牌。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金砖国家职教联盟等区域教育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好中国教育声音
弘扬中国教育优秀成果吸取世界教育精华
记者:民间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刘利民:世界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虽然加强交流、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的主流看法和愿望,但我们也发现,近年来不断出现逆全球化潮流。
在这种情况下,民间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包括更广泛意义的人文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不管国与国关系如何变化,人民之间的交流不应该停止。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就要求我们去促进交流、唤起友谊。
疫情持续3年了,但我们没有停止教育合作交流的步伐。疫情导致我们很难与国际同行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好在可以借助大量的网上交流、网上会议、网上讨论,在很多方面达成共识。比如说,疫情期间怎样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也是国际同行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的做法是比较成功的,国际同行经常与我们探讨如何做到这一点。
民间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增进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福祉。在教育部今年8月于天津举办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我代表中方在开幕式上提出了设立世界职业教育大奖的倡议,得到参会企业的积极响应。我们还要推动建立国际校企联盟,打造国际性产学研用体系。在当前国际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努力以民间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凝聚全世界致力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力量,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使职业教育学生和受训者为职业发展获得更大的利益,促进美好生活。
为了促进民间教育合作与交流,第一,我们要协同有关方面密织一张国际合作交流的大网,把国际国内的资源整合起来,促进交流。第二,打造两个“平台”。一是持续打造亚洲最大、全球共享的“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时代特征”的国际教育交流平台,持续打造“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品牌。二是建设以我为主的双边、多边院校交流和项目合作平台。继续落实领导人倡议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中国—非洲等区域和次区域院校交流平台,探索与俄、乌、德、法、英、日等国建立聚焦关键核心领域的专业交流平台,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三,打造三个“中心”。一是打造“师生交流中心”,增加中外友谊和民心相通,培育师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二是打造“质量保障中心”,积极探索构建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是打造“能力提升中心”,积极开展学校国际发展能力提升系列项目等。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您认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对此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刘利民:有些国家对中国教育的了解,还是比较片面的。在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局势变化中,我们尤其要注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我们要让不同国家的人们认识到,中国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我们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为此,中国的政府、学校、教师付出了哪些努力,百姓有什么样的感受,等等。我们举办多次国际教育论坛,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对外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记者:您认为中国教育有哪些值得向世界展示的方面?
刘利民:我还是要强调一下,中国教育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有几千年的传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一直在立足国情、世情,不断向国外教育学习。我们先是模仿苏联教育建构中国的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又学习了西方国家很多新的教育理念。
这些年,中国教育一直处于持续改革过程。每一次教育改革,都会沉淀下来一些重要经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庞大的教师群体扎根中国大地,立足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研究,借鉴同行经验,学习国外有益做法,探索出了很多极富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育人模式等,不仅可以本土推广,还可以在世界上推广。
我们需要把教育改革成果总结出来,把广大人民教师经过多年辛苦探索创造的教学模式总结出来。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些外国友人已经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教育的一些独特做法。
记者:面向未来,中国教育要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工作?
刘利民:世界是一个舞台,中国的教育发展到今天,有很多可以拿出来与世界同行进行交流的理论、经验和做法。要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就要把中国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在世界范围来进行研判,弘扬中国教育的优秀成果,吸取世界教育的精华。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互动的过程。我对中国教育充满自信。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