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党的二十大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复兴全局,在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强调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彰显了我们党以更大力度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气魄。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战略、新要求。就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工作摆在尤为重要的突出位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专章部署,为新时代教育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将“教育、科技、人才”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思考愈发显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第五部分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其中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部署,且有关教育的论述出现在经济之后,排在各项战略任务的第二位,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精准的把握和更加全面的认识,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这既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延续,又是在新时代新阶段作出的新发展,彰显了教育是影响国家未来的战略性事业,体现出党和国家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作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新论断的基础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基于此,有必要回溯“三大战略”的确立过程及决策脉络,以明确这“三大战略”的实施深意。
“三大战略”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找到坚实依据。马克思重视发展教育、提升科技、培养人才,着眼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里的社会生产,包含着科技元素;着眼于财富发展重视科技,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认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扬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重视教育、科技、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共同纲领》还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1956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指出,“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会后全国开始出现“向科学进军”的新气象。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1977年8月,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978年3月,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同时重视人才在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1982年10月14日,他在同国家计委负责人谈“六五”计划和长期规划问题时指出:“人才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断和实践,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科教兴国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与发展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等。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同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人才强国战略明确为三大基本战略之一。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人才强国战略等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人才强国战略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居于重大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着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位居五大发展理念首位。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要求、部署和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高度融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需要指出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复兴全局,在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部署,彰显了我们党以更大力度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气魄。
从“建设”到“加快建设”,教育在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方面作用更加突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则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要求,一方面体现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体现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紧迫性。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分析教育同科技、人才、创新之间的关系来把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科技、人才和创新三者的重要作用。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地位,即“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有着重大意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须率先建成教育强国。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进程中,教育强国是基础,没有建成教育强国,就难以建成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新时代新征程,迫切要求我们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抓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推进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紧迫性可以从当前的重要任务和首要任务来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有力推动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条件已经越来越成熟。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无论是中心任务还是首要任务,都迫切要求我们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推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教育优先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教育力量
教育优先发展指明了教育的战略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全国上下形成了共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合力,坚决将教育发展放在第一位,全面执行教育优先发展的法律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教育的需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的“人才自主培养”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既要努力对外开放培养人才,也要立足自主培养。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挑战,人才自主培养关系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系国际竞争主动权掌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教育优先发展明确了具体的新任务,确立了发展的新方向,我们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教育力量。
辉煌成就鼓舞人心,强国蓝图催人奋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周洪宇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论·教育篇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