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促“双减”落地
“双减”政策实施后,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办公厅早在2017年便发布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并明确了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价值定位,且对课后服务寄予了较高期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了课后服务的内容,强调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从政策设计上来看,这些文件很好地体现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顶层设计理念,同时还对实施课后服务的各要素、各层面都提出了规范要求,彰显了国家教育行政层面把课后服务做好的决心。
在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服务的接受者、提供者、监管者都有各自的诉求,当不同诉求叠加在一起时,往往会出现问题和困惑。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充分了解家长的诉求。家庭是课后服务的主要受益者,家长对于课后服务的诉求绝不仅仅是有人帮忙照看孩子几个小时,而是希望在自己繁忙劳动一天归家后,看到一个作业已完成、知识遗漏已补齐,甚至爱好和特长得到发展、身心健康愉悦的孩子。
充分了解教师的压力。教师是课后服务的主要实施者,原本用于作业批改和备课的时间,压缩出两个小时用于托管服务后,只能靠加班或熬夜完成每日的工作任务。有些教师还要在完成课后服务后照顾自己的子女,这使得教师的生活和工作负担激增。
有效保障服务质量。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往往是由学校全体教师轮流担任,而教师的专业背景差异较大,难以要求教师做到文体兼顾、多管齐下。服务监管要获得实效。目前课后服务工作涉及经费管理、师资安排、安全保障、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社区资源对接、第三方服务对接等多层面的问题处理。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统筹考虑不同学校的服务能力,有效做好区域内资源配置。
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实施,不仅仅是政策理顺的问题,还涉及学校管理、家长需求、教师权益、社会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交叉和匹配。只有重视事实,回归课后服务“现场”,从问题本质出发,思考和协调好各方诉求,才有可能让课后服务既“叫好”也“叫座”。
厘清课后服务的功能定位。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似乎能够基本满足家长的诉求。但谁来实施这些课程?现实中,是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足够的外部资源以满足家长的诉求?这些都是需要厘清的问题。中小学监管主体需要结合区域实际,对学校课后服务的功能进行细分,理清哪些服务内容是校内免费托管且必须要做的、哪些内容是本校能够做的、哪些内容是可以区片学校联合做的、哪些内容是需要其他部门协同做的、哪些内容是需要统一购买服务解决的,等等。只有分门别类地作出界定,才能保障课后服务顶层设计所涵盖的各项规定有效落地。
完善课后服务的激励保障。教师作为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其主动性和责任感是保证课后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想破解课后服务的师资问题,开展校本化的教师精力、能力和意愿评估尤为重要,学校和学校主管部门应当在评估结论的基础上,对于有精力、能力和意愿付出的教师,采取统一招募、灵活排班、合理补助等管理措施。
增强课后服务的主体能力。教师有能力做或没有能力仅凭热情做的课后服务,其质量有很大差异。如何在规定编制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更好地响应“双减”政策中规定的课后服务内容,需要提升现有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专业能力。各市级主管部门可牵头组织师范院校或教师培训机构,针对教师的能力结构差异,开展面向中小学全科化培训的在职进修课程,让更多的教师可以从容应对课后服务的工作需求。如“体育课教师也能辅导数学作业”“科学课教师也领读文学作品”。当教师们不再打怵学科的屏障,跨学科实践活动也就“顺理成章”地落实,服务质量必然会大幅提升。
拓展课后服务的课程资源。只有更好地组织课程资源,才更有可能呈现丰富的学习内容。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主动与社会力量对接,在学校周边寻找“可学”“可玩”的资源作为课后服务实践基地,在研发实践性课程的基础上,让课后服务成为学生素养提升的社会课堂。另一方面,学校应结合实际,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公共区域开发一些内容丰富且富有吸引力的自主学习空间,通过混龄编班和学生之间的互学,打造课后服务全新学习模式。这既可以节省课后服务教师的人力成本,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综上所述,课后服务是能让人民群众感受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要想让这一服务长期且有效地执行下去,必须要获得政策利益相关者和政策实施主体的普遍认同。当服务接受方和提供方的诉求与资源匹配后,相信免费且优质的校内课后服务必将走向新境地。
(王焕霞系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仇立岗单位系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