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深入多所高校宣讲
用奋斗书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华章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深入多所高校宣讲
本报综合消息一场场深入浅出的宣讲,赢得师生阵阵掌声。一次次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激起师生思想共鸣。连日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深入多所高校宣讲,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11月6日,中央宣讲团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来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进行宣讲,与师生代表交流。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沈春耀就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11月7日,中央宣讲团成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谢伏瞻来到南京大学,与青年师生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互动交流。
11月8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在上海交通大学宣讲。中央宣讲团成员、上海市市长龚正作宣讲报告。龚正结合上海实际,从党的二十大主题和主要成果、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应对风险挑战七方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报告会后,龚正来到师生当中,与大家一同交流,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方面,回答师生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同日,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来到西藏藏医药大学,与青年师生代表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宣讲和交流。中央宣讲团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来到兰州大学,与青年学生代表座谈互动,并为高校师生作专题宣讲。
11月9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作宣讲报告,该校200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参加。在新清华学堂,尹艳林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实质、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等六个方面的深刻认识,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并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内容展开生动阐述。宣讲中,师生们专注倾听,不时记录。
11月9日,中央宣讲团成员、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来到武汉大学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就青年如何锤炼过硬本领等话题,与大家互动交流。中央宣讲团成员、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来到延安大学进行宣讲,与师生代表交流,就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走进厦门大学宣讲,与师生代表面对面交流,畅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11月10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作宣讲报告,北大400余名师生现场参会。在北大办公楼礼堂,尹艳林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实质、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等6个方面的深刻认识,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宣讲现场,师生们听得十分专注。
同日,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台办主任刘结一深入南昌大学,与师生代表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宣讲和互动交流。
11月11日,中央宣讲团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昊来到河北大学,与师生交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中央宣讲团成员、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邓中华来到青海民族大学宣讲,与青年师生代表面对面交流,畅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并对学校思政课集体备课会进行了指导。
思想在宣讲中升华,共识在宣讲中凝聚。
“听了宣讲,我倍感振奋。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清义说。
“通过宣讲,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梁勇表示,“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青海民族大学科研管理处副处长赵燕说:“作为科学研究管理工作者,我们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北大历史学系2019级本科生文云昊说:“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会珍惜时代机遇,在新时代广阔赛道上奋力奔跑,交出优异的青春答卷。”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宋志浩表示,此次宣讲让大家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解更为全面深刻,“我要持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听完报告,我备受鼓舞。我们要立志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张智恒说。
“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用奋斗书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青春华章。”参加交流活动的西藏藏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边巴坚参说。
(本报记者张国华整理)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