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清廉高校 守护育人净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12-01  阅读:次   |
42.9K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廉洁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廉洁文化培育体系,营造廉洁文化环境和氛围

  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建设清廉高校,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要守护好高校育人净土,把廉洁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精神追求贯穿于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走好新时代高校全面从严治党赶考路。

  强化政治统领把方向,永葆清廉政治本色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只有政治觉悟高了、政治能力和政治担当强了,才能坚守纪律观念、规矩意识、职业伦理和道德操守,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高校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筑牢思想防线,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各项决策部署。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落实情况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确保组织生活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校要抓住清廉干部这个关键,从干部“精选、优育、严管、善用”四个维度长效发力,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严格“凡提四必”程序,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五大关口。严把分析研判、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各个环节,坚决防止“带病提拔”。

  以“优”为基,不断提升。加强干部思想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强化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等,提高干部素养、提升干部水平、增强干部本领。

  以“严”为纲,强化监督。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以及政治生态建设情况等进行重点监督;着力推动“四责协同”联动,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委监督责任,重点强化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法依规履职、政治生态建设等情况的监督。

  以“善”为要,做到能上能下。把干部选拔使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着力锻造一支“廉”的队伍。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回避、定期轮岗、干部交流制度,按照相关要求,适时调整校级领导分工,定期开展职能部门干部轮岗交流,特别是要做好基建、后勤、财务、招生等重点岗位领导干部的交流工作。

  完善权力风险防控清单,做到刚柔相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全面从严治党和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体推进“三不腐”、加强对权力有效监督的重要举措。

  完善权力、风险和防控“三张清单”。对选人用人、招生考试、财务管理、科研经费、基建后勤、校办企业、附属医院、合作办学、学术不端、师德师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编制好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建立重大事项备案制度,对高校廉洁风险高发的领域、环节的基本情况、决策情况、审批情况,建立向学校纪委备案制度,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形成重大事项廉政风险防控基础数据,并加强专项检查、随机抽查和重点督查。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围绕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化日常监督。建立由纪检、巡察、审计、财政、督查等部门参加的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协同监督。

  突出源头治理,消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推动相关制度的“立、改、废”,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公务差旅、科研经费使用、公务接待、津补贴发放等方面制度建设,构建廉政风险防控和监管体系,从源头和机制上预防腐败风险。

  抓好清单式管理、程序性履责和项目化监督。科学评估各岗位和各环节的风险,提出风险防控措施,营造注重风险防控、严格依法行政、崇尚廉洁的工作氛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强化“廉”的监督

  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体现了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为一体推进“三不腐”指明了方向。

  将清廉高校建设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体现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内在要求。坚持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

  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合力。完善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政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党外社会监督等统筹衔接、贯通融合、协调协同的监督体系,把监督有效融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强化重点监督和日常监督。聚焦“关键少数”,紧盯关键岗位,创新监督方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监督落地落实,实现监督全覆盖。要建立健全“监督的再监督”机制,加强对各职能部门是否落实监督责任的监督。

  坚持以文化人以廉育人,营造“廉”的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高校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廉洁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廉洁文化培育体系,营造廉洁文化环境和氛围。

  强化教师队伍的廉洁文化教育。以干部任前谈话、教职工入职培训、党风廉政建设等为抓手,通过实际案例、廉政谈话、集中培训、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分级分类、到岗到人,开展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强化法治意识。要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身份意识,激发教师热心工作、关爱学生、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形成高校清廉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大合力。

  加强青年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要把理想信念和廉洁文化教育与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课堂教育等深度融合,实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及网络思政效果叠加,使学生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全面洗礼。依托高校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加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构建一个强大的教育场域。

  创新廉洁文化教育形式。一方面要在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场所融入廉洁文化景观,形成干部廉洁履职、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常态化开展形势报告、理论宣讲、政策解读、专题展览、主题讲座等廉洁教育活动,使廉洁文化教育贯穿日常教育管理,让廉洁文化浸润每个学生心田,为大学生自觉抵制腐败植入文化“抗体”。

  (作者杨颖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决策咨询专项重大课题“清廉高校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XJK22JCZD08]成果)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