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学分银行应用场景 加快学习型大国建设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12-21  阅读:次   |
42.9K

  “构建市民‘一人一档’”“助力大学生求职就业”“规划学习者终身学习”“提升老年人精神生活品质”“促进人才跨区域流动”……近日举办的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十周年发展研讨会上,发布了上海市学分银行2.0时代将要拓展的五大应用场景,展现出助力终身学习社会建设的光明图景。

  作为国内首家省市级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自运行以来成果显著,一直致力于研究构建终身教育学习者激励机制,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学分银行打破了传统的正规教育教学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和规定,突出学习者自主的终身学习理念,客观上实现了学习者的学习自由和学习主动权,释放了传统教育教学的时空压力。学分银行的产生和出现在世界教育学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关照。特别是对建设可持续的终身学习型社会具有实践指导价值。同时,学分银行的建立和传播促进终身学习理念的社会认可,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学习理念和价值,有利于建设学习型大国。可以期待的是,学分银行的建立将帮助更多的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的梦想和诉求,是实现终身学习社会建立的重要基石。

  学分银行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学习能力提升。比如,为推动个人学习账户的使用和推广,上海市学分银行去年打造“上海市民个人学习账户(申学码)”小程序,可以实现上课、听讲座、参观场馆等场景的签到打卡,方便及时记录各类学习活动。基于此功能,学分银行将以建立全纳的个人学习账户为目标,多条线形成涵盖各级各类终身学习成果的市民“一人一档”。这一功能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励学习者强化学习意识,塑造“人人可学”“人人会学”“人人爱学”“人人能学”的学习型社会风尚。

  学分银行能有效促进学习者学习轨迹的构建。比如,学分银行可以帮助即将毕业求职学生进行学习轨迹的系统收集,客观上为学习者建立全面、立体、动态、多维的学习轨迹图谱,及时帮助学习者建立网状式的终身学习轨迹脉络。这种学习轨迹图谱的建设,能在促进求职应聘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往,高校大学生在求职应聘时,需在不同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平台填写个人简历,并在面试时提交个人简历中的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成绩单、资格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在不同平台反复提交相同的证明材料耗费了大学生求职者的大量精力。针对此痛点,上海市学分银行将求职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学习成果数据进行认证,生成基于学分银行的个人数字化简历,便于学生在不同的应聘单位和网站进行投递,避免重复填写和提交证明材料。同时,上海市学分银行可向大学生求职者定向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列表,从而提高求职效率和求职成功率。

  学分银行能有效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学分银行根据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及学习需要,建立、存储和定制海量的、以学习者个性化学习为终极目标的终身学习服务。为学习者建立具有长期性、长远性、规划性的终身学习服务设计。以此为基础,学习者可以清晰掌握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学习长期规划。

  学分银行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学习型大国的建设,而且有利于实现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感受,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泛在学习场域的构建和营造。

  (作者李健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研究人员)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