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历史观融入思政课程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12-29  阅读:次   |
42.9K

  培育学生的大历史观进而增强历史自信,是“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党史教育常态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就高校本科阶段五门思政课程而言,要打破专业壁垒,将大历史观融入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师的叙述方式、学生的认知转化等重要环节,每门课程的教师要在接力中明确自己的位置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中的大历史观教育具有正本清源的本体论意义。用大历史观这一新概念、新语境“活化”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有更具象的体验;同时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深化”大历史观,体现“以学术讲政治”的理论魅力。具体到课程内容上,一方面要正向切入,讲清楚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特别是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各民族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大历史的表现形式;讲清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体有意识的物质活动形成历史的合力,这是唯物史观大历史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反向澄清,让学生从西方大历史观的错误语境中矫正过来。如美国汉学家黄仁宇独创“Macro-history”(大历史)这一英文名词,开辟出一条从微观考察到宏观把握、从表层观察到深层透视、将宏观视野引入中国历史研究的新路径,他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等曾引发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向何处去”“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等讨论,但其哲学立场受康德影响,认为历史是“大自然的一项隐蔽计划”,所以有先验唯心论的倾向,要立足唯物史观进行理性批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中的大历史观教育具有把握思想进程的认识论意义。“概论”课在大课程体系中有双重地位,与“原理”课是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即思想进程的内部关系,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则是思想进程即逻辑与历史的“外部”关系。由此,一方面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讲清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大历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概论”课中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应于“纲要”课程中百年党史的四个历史时期,关联于中国近代史、中华文明史、世界史,所以二者结合可实现论与史的互释效果。作为一种叙述框架,大历史观强调从历史的长时段、社会的宽视角、人类进步的高站位看问题。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创立条件的叙述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维度、新时代的社会维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维度展开;其历史地位的叙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长度中明晰其定位;“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从人类文明的坐标中确定其价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大历史观教育具有把握历史进程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方法论意义。与一般历史研究注重历史细节与史料的考证不同,“纲要”课的本质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以历史贯通讲政治,以历史事实讲理论。将“概论”课中的基本结论、重要理论观点融入历史叙述,画龙点睛,论从史出,以历史逻辑呈现理论逻辑,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所以,大历史观是“纲要”课教材内容的展开视域,也应成为教学叙述的方法论自觉。首先,用大历史观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和重大成就,引导学生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其次,大历史观教育将历史事件置于历史长河审视和把握,溯其来源,观其波澜,察其流向,强调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当时环境和因素去考察历史,明确历史事件的真相。所以要引导学生用大历史观把握主流和本质,正确理解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包括其中的失误和曲折。最后,大历史观教育重视历史发展的客观性、连续性和阶段性,既反对割断历史,也反对虚无历史。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种盲目否定历史以及各种丑化诋毁英模人物的现象,揭示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否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和历史意义、颠覆对历史人物科学评价的实质。

  “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课中的大历史观教育具有以历史自信涵泳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论意义。该课程的独特性在于偏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化,集中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在“道法”课中,作为叙述框架和视角的大历史观退为背景,而历史自信的培养成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课程的基本逻辑是以人生观为核心,内形于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价值准则的引导,外成于道德品格的锤炼、法治素养的提升。人生观教育要通过人生观与世界观、历史观的辩证关系,强化历史自信作为历史主体对民族、国家、政党历史的信心和信念,对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成就出彩人生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教育要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三者关系出发,强化未来理想、现实选择与历史自信的不可分割性;从历史自信来源于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和评价,来源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出发,强化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弘扬中国精神的教育,要强化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中国精神是历史自信的动力之源。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既要体现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大视野,也要体现对自身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自信自觉。历史自信是政党自信与国家、民族自信的交织,是历史自信与现实、未来自信的统一,也是与历史忧虑、历史反思的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大历史观教育具有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技能的实践论意义。在大课程体系中,“形势与政策”课如球场中的“自由人”,以其灵活性、时效性、热点性在大历史观和历史自信培育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一方面通过具体中央文件、会议精神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另一方面在特定情景、事件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技能,进而在丰富历史认知、培养历史思维、把握历史主动中形成高度历史自信。

  (作者薛俊清 黄翠翠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2CX04021B]成果)


  (正文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