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强国建设 彰显高等教育新使命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安排部署,赋予了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明确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要求,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整体布局,要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在新的一年,我们要锚定强国建设目标要求,选准发力点,聚焦关键问题,进一步彰显高等教育新的使命担当。
立足高位引领、整体支撑
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发挥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高位引领作用。
我们要建设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体系,是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体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系,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系,是体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体系,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系。
其中,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体系,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扎实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体系,就是要坚持落实“四个服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系,就是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树立以创新质量、能力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系,就是要明确发展惠及全民的价值导向,推进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发展,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体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体系,就是要坚持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和类型层次结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获得感。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系,就是要提高高等教育的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汇聚全球优秀人才、资源和要素为我所用。
这六个体系整体来看,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将会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两个方面,推动高等教育发生格局性的变化,成为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国家核心竞争力,有力支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破局自主培养、顶尖培育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放在突出位置。这一战略擘画,充分说明了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对强国、强教的重大意义,要求我们必须把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作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中之重。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关键在头部拔尖创新人才的博弈。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破题,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努力为所有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机会;更加重视“破界”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关注本质、打破局限,开展更有价值和战略性的创新,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杰出人才。
其次要拓宽成长通道,在现有中高考制度框架下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评价选拔制度,坚持促进公平、科学选才基本导向,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推动招生和培养环节相衔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再其次要完善政策环境,加强国家层面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在“强基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基础上,促进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推进高校、高中、科研院所、协会机构等多方合作,对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真正培养出一批足以支撑大国创新的顶尖人才。
对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构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学科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和依托。当前,我国高校学科专业体系仍然存在优势特色专业集中度不够,部分高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学科专业设置盲目跟风、贪大求全,基础学科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缺乏引导和扶持等问题,亟须打造以服务需求为支撑,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特色+优势+水平”学科生态体系,大力推进“三个坚持”的实施路径。
坚持“四个面向”,以需求引导学科布局。高校要痛下决心建立预警机制,静下心来研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以及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如何与之协同并进;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推进“学科重构、专业重组”,确保学科建设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从于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需求”。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特色塑造学科优势。高校要把一流和特色学科做强,以此带动、辐射和影响其他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把传统的优势学科做强,把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做精,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做实;不断强化学科高点,培育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增长点,努力开辟学科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主动塑造学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交叉促进学科突破。高校要用好学科交融这个“催化剂”,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激发协同创新这个“动力源”,通过高校内部协同,与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等协同,实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的优势互补,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着力发挥高校综合优势,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着眼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就涉及高等教育与科技、产业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内部的类型、层次等布局结构问题。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任何一个强国都对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有着战略考量。多年来,我国相当数量的高校存在办学同质化现象,盲目攀高,一味追求学术型,高校空间布局上也呈现出东部资源密集、中西部资源稀疏的“东高西低”格局。当前,迫切需要推动我国高校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追求卓越,办出特色,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分类发展、多元办学格局。
就高校类型来说,要从“金字塔”转向“五指山”,形成梯度、对接需求。学术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引领,应用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应用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为重点,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培养专门知识和技术应用人才为主体,应用技能型高校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操作型专业技能人才。
就教育层次来说,本科教育既要以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重点,又要适量培养基础性、学术型人才。研究生教育要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培养结构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转变。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重点,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校分类发展,中央层面要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统筹制定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优化高等教育区域资源配置,加强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和分类评估;省级政府要着力解决学校类型层次不适应问题,把高等教育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布局;高校要着力解决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问题,把有特色、服务需求作为学科发展的战略选择。
聚焦质量贡献、创新导向
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标准,改进教育评价这个“指挥棒”,努力构建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为此,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四坚持、四评价”上下功夫。
坚持分类指导,优化学校评价。既在比较中分析借鉴世界教育强国的成功经验,又立足实际推进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在不同“赛道”上办出特色,主动服务国家需求。
坚持德能并重,优化教师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把教书育人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让教师评价回归“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本质。
坚持创新导向,优化科技人才评价。建立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的评价标准,打破唯论文的刻板量化评价,营造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的人才成长环境。
坚持全面发展,优化学生评价。践行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评价理念,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破除“高分低能”的积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要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战略突破口,努力构建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增添动力和活力。
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
打造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面对挑战,我们越是要遵循历史前进逻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人民群众期待,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的“朋友圈”更大了,已经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学历生占比达76%,“留学中国”品牌获得更多认可。
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加速发酵,“逆全球化”风潮涌动,深刻影响着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等教育一是要毫不动摇坚持主动对外开放,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既立足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也面向世界,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内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技联合攻关,汇聚全球资源和天下英才“合力解题”。
二是要打造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坚持有选择的“请进来”、有章法的“走出去”、有目标的“深参与”。“请进来”,就是要面向全球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人才培养力;“走出去”,就是要争取与国外高等教育多对话、多来往,有进有出、相得益彰,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扩大对外影响力;“深参与”,就是要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深度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评价标准、规则等的制定和重大议题研究,在教育合作中提升国家形象,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深化国际融合力。
三是要塑造制度型开放新形态,以畅通国内国际教育循环为着力点,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类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和引领作用,在开放共享与合作共赢中提炼推广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为丰富和引领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中国独特的贡献。
(作者杜玉波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