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教研制度体系
■两会热评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记者从民进中央网站获悉,民进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提议将教研工作列入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范畴。
教研制度的组织机构就是各级教研室。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下设教研室,形成省级、市级和区县级等三级教研室,建立了较为科学、规范的教研工作制度和机制。教研室内部按照学段、学科设置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教研组,如小学语文教研组、初中数学教研组等。
当前,教研员已经成为我国教师队伍中的特别群体,对中小学教学质量和水平负责。一般而言,教研员的工作职责包括教研活动组织、教材教法分析、听课评课组织、考试命题测评、教辅资料编写、组织师生比赛、教师职称评定和学科专业培训等。教研员是基础教育领域公认的学科教学专家,他们以课堂教学研究为责任和使命,组织教研活动,指导和培训教师。
教育实践中,教研部门职能不断扩大,容易导致教研制度不清晰,使得教研员兼有管理、研究、指导、培训和评价等多重身份。在很多地方,教研室功能不断扩大,成为兼具教育教学研究的“全能”部门,甚至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智库,既参与教学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又服务学校教学的管理与评价,发展成为教科院或教育学院或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等。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原有的教研工作职能,使教研机构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定位有些不够明确,影响了其教学研究和指导功能的发挥。
在全面实施新高考新课改新教材的前提下,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传统教研制度面临着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全面转型。这就要求教研必须围绕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展开,教育目标必须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扎实落实,学科教学要在知识技能教学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科育人,全面实施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使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充分体现在学科教学之中。
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明确教研部门的功能定位,既不能是单纯的学科研究机构,又不能管理、指导和评价不分家,成为“大而全”的教育管理机构。因此,建立和完善新时期教研工作体系,对教研工作的创新开展和有效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教研机构建设和发展情况各地存在较大差异,迫切需要统一标准、强化职能、加强建设。教研员要引导教师重新认识学科教学的目标任务,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确保立德树人这一任务得到更好落实。
(作者吴颖惠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正文结束)